炮龙节—宾阳的狂欢节。

家乡区县: 宾阳县

宾阳炮龙节是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一带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举行。舞炮龙由总指挥(亦称会首)发号施令,制定龙路及各种规章制度。舞龙者均为赤膊上阵,头戴如清朝官兵之帽(但均为竹编并涂抹黑色)。炮龙以龙珠、龙牌、锣鼓、文武场开路,照明及护龙队首尾随龙而进,火铳队则负责燃放火药增加龙随云腾而起之势。龙路过处的各家各户,均在龙将到来之际,焚香迎龙备炮,炮烛增光。炮龙均定于当晚的七时正在庙宇或社稷之处开光,由会首(或师人)咬破公鸡之冠,以鸡冠之血点亮开光龙眼后,方可万炮齐鸣,龙亦方可腾跃而起。但各家各户之炮如未燃尽,龙则不可离此而去。宾阳炮龙节包括游彩架、灯会、舞炮龙等活动。
游彩架 折叠

游彩架即彩架游行。游行的队列由彩色台架、舞龙、舞狮、彩灯、音乐柜等组成,队伍长有半里甚至一里以上,由狮队开路,舞龙保尾,中间彩架4台,每台配一套文武场(乐队)。每台彩架由4人肩抬,台上以数个孩童扮饰某一特定情景的形象造型,每人坐立于特制的手指或佩带的伞、扇、剑、弓、刀之类的小道具上,装配巧妙,神气妙趣。 

舞炮龙是整个炮龙节的高潮所在,主要包括开光、舞龙、舞炮龙、送龙等活动。

开光。正月十一晚的七时正(PM19:00),在庙宇或社稷之处为炮龙开光。
舞龙。炮龙以龙珠、龙牌(龙灯)、锣鼓、文武场开路,照明(火把灯)及护龙队首尾随龙而进,火铳队则负责燃放火药增加龙随云腾而起之势。
舞炮龙。“舞炮龙”即以燃放“鞭炮”弹烧狂舞之龙。民间认为炮烧得越多,龙在自家门前停得越久越吉祥,并认为炮龙节蕴含着祈求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及喜添贵子之意。
送龙。炮龙舞到村头街尾,舞龙队集中到既定地点,由会首举行传统送龙仪式,然后生火将龙焚烧,送龙升天。

 

大大的红领巾(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