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东省文联和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了“寻找广东古村落”的行动后,首批具有深厚历史与人文积淀的村落被世人所重新发现。然诺大的南粤大地,应该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发现的具有文化价值的古村落。
我家乡揭西位于粤东莲花山脉南麓,潮汕平原西北。是一个潮汕,客家文化交融的地方。这种交融的现象不但表现在方言口音,饮食,风俗上,同样也表现在建筑上。
永泰楼正是这样的一个建筑群。
她的风格主体是潮汕传统民居建筑“百鸟朝凰”但也有客家围屋的样式。
“百鸟朝凰”是广东潮汕民居的最高建筑形式。是以一座多进的宗祠为中心,两旁并联两座规模小一点的“四点金”,成为中间大、两边小的三座“四点金”相连,称“三壁连”或“五壁连”两边加上两条火巷和从厝和后包,这样就成了“驷马拖车”。
百鸟朝凰,就以“驷马拖车”为主体,外包四点金或下山虎达到一百间即达到百鸟朝凰的规模。
跟“百鸟朝凰”不同的是古寨寨门左右两侧没有“龙虎门”。这就是客家围屋的形式。
永泰楼主体祠堂是属四进四落格式,气势非凡、规模宏大,整座古寨城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周围环绕的连体四点金、下山虎远超一百间!如果再加上同一中轴线的同样规模宏大的“三川堂”格式的益坤公祠及周围的下山虎、四点金连成的围屋,规模更是宏大!而在清代这两部分建筑群也确是连在一起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寮古寨城,时至今日,古寨的东、西、南、北寨门仍在。整个大寮古寨城面积约有四万五千平方米。
永泰楼建于乾隆16年〈即公元1751年〉,距今已258年。年代比被评为首批广东古村落的普宁德安里久远、规模比揭阳丁日昌府,棉湖的郭氏大楼宏大!
据村中老人讲,永泰楼以前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却在“文-革”时被破坏掉,1998年经族人集资对祠堂主体部分已修缮一新,隐约可见当年雄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