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大鼓

家乡区县: 河北省三河市

三河市燕郊镇因春秋战国时期地处燕国城郊而得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誉。燕郊镇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与北京市通州区仅一河之隔。京哈高速公路、京秦、大秦电气化铁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捷。

燕郊镇村的大鼓会成立于清朝同治年间。当时一名姓善的宫廷太监受礼部指派到燕郊行宫为皇族清明节到遵化东陵扫墓做前期准备,因为燕郊行宫为第一驿站,因此,迎送仪式要格外隆重,需组建一个鼓乐队以壮声威。最后选中了吴姓旗人居多的半壁店村,由该村庄头吴殿林牵头组建起一支有16面大鼓的大鼓会,因是同治年间,由善氏太监倡建的,故会名为“同善大鼓会”。从此,每到清明节,在燕郊行宫迎送皇差的仪仗当中,同善大鼓会就成了最为瞩目的一支队伍。后来,又因此会是仿清宫廷太平鼓的表演制式,所以会的全名又成了今天的“同善太平大鼓会”。其功能也从单纯为皇家服务的仪仗型,逐渐变为走街入巷,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型。曾参加各地庙会、节日庆典、大型集会、庆功表彰、政策宣传、欢送新兵等活动的演出和比赛。最为风光的一次是清末丫髻山庙会,京东108支花会比赛荣获第一名。从此,这道花会被誉为“花会之胆”。即人称的“中幡是会之眼,小车会是会之脸,大鼓会是会之胆”,永远作为压轴节目最后一个出场。大鼓以其鼓形古朴大方,声音浑厚宏亮,套路花样繁多,鼓队声势浩大等独特风格而独树一帜,闻名于一方。

半壁店同善太平大鼓会的特点与其它大鼓会比起来除气势恢宏,队伍严整,场面热烈,表演火爆,催人奋进以外,还有它的独到之处,即其道具表演程式和击鼓节奏等都来源于清朝宫廷,带有皇家仪仗特色,庄重不失典雅,严肃而又活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王赫(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