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景如何变风景

家乡区县: 山西省繁峙县

时在小雪,五台山顶已戴上雪帽子,位于山脚下的繁峙县集义庄乡果园村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却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土洋结合的蔬菜大棚内拳头大、拇指小的西红柿红黄相映,带着毛刺的黄瓜伸腰展姿,五色彩椒斑斓诱人,而容器育苗、无土栽培这些技术已成为庄稼汉们的拿手活。记者了解到,该园区目前已有210户农民种植蔬菜大棚603座,占地面积2500亩。今年以来已生产蔬菜1650万斤,产值近1800万元。绿色优质蔬菜在大同、太原、北京等地超市成为抢手货。这里的大棚种植从2011年起步,当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为3250元,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040元。集义庄乡果园村的“棚景”变成了“风景”,由此惠及周边村庄越来越多的农民靠种植蔬菜鼓起了腰包,走上了致富路。 两年前,繁峙籍老板宫志云远赴山东寿光蔬菜园区“取经”,引进技术和人才,牵头在集义庄乡果园村成立了新发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起日光温室200亩和集智能联栋温室、育苗棚、生态餐厅、仓储、采摘园于一体的生态科技园。该公司每年可育苗2000万株,解决了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上游”的育苗问题,为产业“中游”大棚的种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他还注册了“发地呈祥”的商标,形成自己的蔬菜品牌。

与此同时,繁峙县汽贸经销商高利军“退三还一”,筹措2460万元资金在果园村成立了丰锦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2400平方米蔬菜市场一座、6600平方米保鲜冷藏库一座,建有无公害、无污染、无农药的绿色蔬菜基地1000多亩。基本形成产业“下游”的冷库、仓储环节,为蔬菜保持新鲜、调剂市场夯实了基础。

在这家“田间工厂”内,村党支书郭青八牵头成立起青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210个蔬菜种植户成为社员,认领蔬菜大棚603座。由合作社统一购苗、统一提供技术支持、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交付两大公司,完成产业“中游”环节的种植计划。

目前,总投资3400万元一期工程已发展日光温室大棚603座,种植平菇、黄瓜、西红柿、彩椒、西瓜、油桃等20余个品种。二期工程自今年3月动工,总投资4600万元,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有蔬菜批发市场一座、保鲜冷藏库一座和集智能联栋温室、育苗棚、生态餐厅、仓储、采摘园于一体的一个生态科技园。三期园区产业化配套工程将于明年春开工,拟投资7000万元,再建日光温室750亩。届时,将形成一个观光采摘、休闲旅游的新产业,为五台山旅游业增加新的内容。

据了解,该园区由山西农大、省农科院规划设计。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和导入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大棚蔬菜。通过培植和发展龙头企业和组织,推动大棚蔬菜集约化经营。正在形成高起点规划、园区化荷载、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品牌化塑身的新格局。

落心2015(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