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派作家系列之——孙犁·孙犁,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1939年参加抗日工作。1949年后历任天津日报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等。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山地回忆》,小说散文集《荷花淀纪事》,诗集《白洋淀之曲》,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曲终集》及《耕堂读书记》等。2002年7月11日病逝于天津。
余少年,从文学见人生,青年从人生见文学。今老矣,文学人生,两相茫然,无动于衷,甚可哀也。———孙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孙犁《采蒲台的苇》
·荷花淀派作家系列之——韩映山·
韩映山(1933—1998)河北高阳县人。1953年毕业于保定第一中学。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河北省文联编辑,天津市文联编辑,保定市群众艺术馆创作员,保定市文联主席等。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及小说集《水乡散记》、《紫苇集》、《绿荷集》、《串枝红》、《满淀荷花香》、《明境塘》、《孙犁的人品与作品》等。
50年代初,开始写作时,由于受作家孙犁同志的影响和指导,知道文学是要写生活、写人的。……美是应该追求的,但美不应该是孤立的,她是和时代环境相关联的。 ——韩映山
晚秋的月亮是最晴朗的。尤其是在静静的淀水上面,更显得它明媚光彩。
月的柔光在水皮上飘荡,金黄黄地映成一条胡同,那里面有白色的云影和一个圆圆的风圈。
快到村岸时,便看见一片黑压压的渔网,晾在架子上。微风吹过来鱼腥气味。
…… ——韩映山《山乡散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