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我儿时记忆里重要的一部分,是她让我的童年充满快乐和童趣。在我的家乡不称它为白茅,而是称它的别称——茅针。白茅到处都有,春天生芽,布地如针,俗称茅针。夏天小蕙开花呈毛茸茸状,到秋天就会枯萎。它的根非常洁白,六月可以挖采,具有药用价值。可以说,它的一生经历三个蜕变,谷雨,她化身青色的刺猬;小满,她变身白色的与羽毛;夏至,她又化身为竹仙。
记得小时候我时常和小伙伴一起到田野,山林中到处抽茅针。上学时,我们从家抽到学校,有时迟到了被老师罚站,但我们还是开心,因为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战果。放学后,我们又从学校抽到家,有时天色完了,我们依然不舍那些美味的茅针,直到父母在路上找到我们,才忍痛离开。我们抽茅针不只是为了吃,更多是为了比较谁的战果最多,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和胜利感。这就是我的最大的乐趣。
白茅不仅仅给童年我们带来乐趣,她还有更多的价值。白茅别名:茅针、茅根、茅草、兰根、拉丁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高30-80厘米,具1-3节,节无毛。根茎可入药。白茅,春生芽,花苞时期的花穗称为谷荻,布地如针,故有茅针之称。
白茅多年生草本,高25-80厘米,宽2-7毫米。圆锥花序圆柱状,长9-12(20)厘米,分枝缩短而密集;小穗披针形或矩圆形,孪生,1具长柄,1具短柄,长4-4.5毫米,含2小花,仅第二小花结实,基部具长柔毛,长为小穗的3-4倍;颖被丝状长柔毛;第一外稃卵形,长1.5-2毫米,具丝状纤毛,内稃缺;第二外稃长1.2-1.5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花果期7-9月。须根,茎节上有长柔毛;根状茎长,叶片主脉明显,叶鞘边缘与鞘口有纤毛;圆锥花序分枝紧密;小穗基部密生银丝状长柔毛,颖果成熟后,自柄上脱落。
根茎呈长圆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厘米。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甜。主治吐血,衄血,尿血,小便不利,小便热淋,反胃,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湿热黄疸,胃热呕吐,肺热咳嗽,气喘。花序主治衄血,吐血,外伤出血。鼻塞,刀箭金疮,蒙药治尿闭,淋病,水肿,各种出血,中毒症,体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