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名胜古迹清河道署

家乡区县: 保定市北市区

在古城保定,有这样一座衙署。它没有直隶总督署一般威严大气,亦不如审判过刘青山张子善等大案的直隶审判厅出名。但是,这座衙署曾在九河肆虐直隶省的时候,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这,便是有着280多年历史的清河道署。

北京城南300里,京畿首善保定城。保定府地面有着拒马河、大清河、唐河、一亩泉河、府河等9条河流,是历史上有名的九河汇聚之地。清王朝初建,保定府连年遭遇连年大雨,“九河泛滥”、“大水决堤”,这类记载,在有关方志中常有记载。作为京南重镇、畿辅要地,保定的水利建设直接影响到皇城的安宁,对皇权统治也易构成威胁。因此,康熙年间,即屡派大员在华北修筑堤防。雍正三年(1725年),“霖雨月余,河水泛滥,东西南北四堤冲决如平地矣”。雍正皇帝再派其弟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查勘直隶水利”。次年二月,遂大力进行水利整修。 怡亲王为加强华北地区治水管理,建议“将大名道改名清河道,移驻保定府”,主要官吏为道员,正四品,是省与府州之间主管河务的地方长官。保定周边二十余处州县旧有管理河务的大小官员统统归其调遣,后经“吏部议准”,辖保定、正定、河间三府,易、冀、赵、深、定五直隶州,仍管河务。保定府清河道由此诞生。

杜小曼(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