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登瀛桥

家乡区县: 沧州市沧县

登瀛桥

登瀛桥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杜林镇沧州、河间公路与滹沱河故道交汇处。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我通往初中校园的必经之路。 登瀛桥造型美观,结构别具一格,绝对属于精雕细刻款。桥长57.1米。宽7.7米,高9.2米。桥体分为三大拱、两小拱。还记得那拱洞是我和小伙伴常去攀爬玩耍的好地方,每当爬上拱洞都有一种征服高度的成就感。在两个小拱洞的顶端还雕刻着名为神水兽,形状像狮首的东东。桥上面两侧的石壁上则是各种浮雕,比如二龙戏珠图,山水景物图,神话传说图等。全都栩栩如生,尤为传神。小学的时候老师还专门组织我们去观察过登瀛桥,因而印象更为深刻。在两侧石壁顶端还有石猴石狮像。全都姿态各异,萌萌惹人爱。在我们那还有个习俗,就是在正月十六的时候遛百病去摸石像可以避免生病。总而言之这座石桥绝对是历史遗留的经典款。

既然是历史遗留的经典款,那有关于它的历史就免不了要聊一下。据古籍记载,杜林(旧名登瀛镇),西接河间(旧称瀛州),东临沧州市(旧名长芦),顺河而北可达津京。自古以来客商往来应接不暇,尤其长芦渔盐,由此运往各地。平时河水荡漾,阻碍交通,若遇阴雨,则波涛汹涌,漂物伤人之事年年发生,虽有渡船,但车马行旅、客货往来极为不便。明朝万历年间,乡民刘尚用目击行人过河之艰难,建议创造石桥以便行旅并利盐运。倡议一出,得到了各方面响应,官资民助,商旅行人积极支持此举,就连僧侣也为建桥而四方化缘募捐。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石桥造成,耗用白银两万两。

现如今,它虽已成为无水之桥,褪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却以另一种方式散发它的余温。上学时经常会看到有文物专家在桥上考察研究。我想,无论是它的建造工艺还是它精美的造型都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杜林镇沧州、河间公路与滹沱河故道交汇处。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我通往初中校园的必经之路。 登瀛桥造型美观,结构别具一格,绝对属于精雕细刻款。桥长57.1米。宽7.7米,高9.2米。桥体分为三大拱、两小拱。还记得那拱洞是我和小伙伴常去攀爬玩耍的好地方,每当爬上拱洞都有一种征服高度的成就感。在两个小拱洞的顶端还雕刻着名为神水兽,形状像狮首的东东。桥上面两侧的石壁上则是各种浮雕,比如二龙戏珠图,山水景物图,神话传说图等。全都栩栩如生,尤为传神。小学的时候老师还专门组织我们去观察过登瀛桥,因而印象更为深刻。在两侧石壁顶端还有石猴石狮像。全都姿态各异,萌萌惹人爱。在我们那还有个习俗,就是在正月十六的时候遛百病去摸石像可以避免生病。总而言之这座石桥绝对是历史遗留的经典款。

既然是历史遗留的经典款,那有关于它的历史就免不了要聊一下。据古籍记载,杜林(旧名登瀛镇),西接河间(旧称瀛州),东临沧州市(旧名长芦),顺河而北可达津京。自古以来客商往来应接不暇,尤其长芦渔盐,由此运往各地。平时河水荡漾,阻碍交通,若遇阴雨,则波涛汹涌,漂物伤人之事年年发生,虽有渡船,但车马行旅、客货往来极为不便。明朝万历年间,乡民刘尚用目击行人过河之艰难,建议创造石桥以便行旅并利盐运。倡议一出,得到了各方面响应,官资民助,商旅行人积极支持此举,就连僧侣也为建桥而四方化缘募捐。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石桥造成,耗用白银两万两。

现如今,它虽已成为无水之桥,褪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却以另一种方式散发它的余温。上学时经常会看到有文物专家在桥上考察研究。我想,无论是它的建造工艺还是它精美的造型都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谷姗姗(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