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的历史较为悠久,原名敖东城(亦称阿克敦)保留了清代古城池的名字。“敖东”系满语“鄂多哩” (又称额多力)的转音,其语意不详。县名敦化,取自四书《中庸》“大德敦化”一语。含有“以德治理”之意。
敦化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率众在此筑城自固,建都称王,号称震国。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始称渤海国,建都于忽汗城,即今敦化。到了明清时期,又被称作敖东城。1677年(康熙十六年),清政府尊长白山为神,对这里进行封禁。作为满清皇族发祥地,清初这里被封禁达二百年之久,取《四书中庸》中“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句,寄“敦风化俗”之意,定名为敦化。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清政府颁布《宁古塔等处禁止流民例》,正式宣布宁古塔管辖一带为封禁区,敦化为清皇室发源地,属封禁之例,但北部驿路沿线却不在封禁之内。当时由于种种条件所限,虽然明令封了,但却阻止不了外来汉民私自开垦荒地。一传十,十传百,大多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人流不断涌入这号称东大荒的敖东城(亦名鄂多里,又名阿克敦),来开垦这无人管理的土地。加之土匪横行,社会治安状况也很糟糕。1878年(光绪四年),吉林将军派员前来视察,并于当年成立了阿克敦荒务局,从此打开了二百年的封禁。赵敦諴调来负责向民众放荒事宜,次年就放出 熟地2774垧,以后逐年都有发放,共放出熟地近万垧。1880年(光绪六年)吉林将军铭安奏请建县,1881年1月25日清政府批准。当时清廷历法沿用农历,是为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公元1882年,随之人口也不断增加,经过一年筹备,建城池,搭班子,修县衙。1882年(光绪八年),敦化县正式建成。解放战争时期,敦化是中共吉敦地委所在地。1946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暂住敦化。1958年由省辖县划归延边州。1985年撤县改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