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伊金霍洛旗郡王府

家乡区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整体建筑属砖、木、石结构的硬山顶与平顶结合,融蒙、藏、汉风格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府院多数房屋为飞檐斗拱,从屋顶到屋面均用砖、木、石雕刻着龙凤、鹿鹤、山水、花草、文字等图案;屋里屋外均用油漆彩绘着龙凤、云雷、花草等画面。其技艺精美,栩栩如生。

文革中,郡王府的一些精美建筑虽遭破坏,但主体建筑仍保留完整,其建筑风格尚存。1988年4月26日,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公布该府为全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5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该府为全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上级有关部门和伊旗人民政府筹集资金10万元,对王府前院进行维修,1994年6月维修工程结束,王府已恢复原样。1993年8月,郡王府向国内外游客开放,并在全区“第三届草原文化旅游节”和“95中国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族风情游”活动中被确定为旅游景点,并成为伊克昭盟十大旅游景区之一。

据史料考证吐鲁番君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其主吐鲁番郡王府[1]

任额敏和卓是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也是以为杰出的爱国者追随,归顺满清政府,协助清政府击败准噶尔叛军,大小和卓叛乱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为此得到乾隆的褒奖赐封为“吐鲁番郡王”并世袭罔替。在他的影响下,他的8个儿子,除了长子努尔迈哈默特因病早殇生平不详外,其他7个儿子追随父亲,屡立战功,多次收到清政府的嘉奖和表彰,三儿子茂萨,四儿子鄂罗木扎布先后任伊犁阿奇木伯克。六子伊斯堪达尔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1793年任协办大臣,加恩赏戴三眼花翎,先后三次去北京朝谏,乾隆嘉庆皇帝赐宴款待,赏赐黄缰,优礼有加,享获殊荣。额敏和卓病逝后,次子苏来满子承父业,承袭了吐鲁番君王府,成为第二位吐鲁番郡王。

梓ly(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