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共12个县级行政区,总人口459万,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赤峰”因城区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6800多处,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源远流长,现存辽代文物数量居全国之首。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赤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赤峰地处华北、东北过渡地带,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地区。距北京、天津、唐山、沈阳、锦州等大中城市400公里左右,是内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区。赤峰境内有京通、集通、叶赤3条铁路和111、305、306、303、204、205、206、207、105线9条国省干线公路贯穿。赤峰至大板、赤峰至通辽两条高速公路和赤峰至大板至白音华铁路正在建设,赤峰至朝阳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届时,赤峰的公路交通将纳入全国高速网。赤峰至北京、赤峰至呼和浩特均有航班。
赤峰资源富集,种类众多。赤峰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矿产70余种,探明储量43种;矿产地12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25个。全市现有耕地1400多万亩,草原8700多万亩,有林面积37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27.8%。赤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草原、森林、沙漠、湖泊、温泉、地质奇观、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004年克什克腾地质公园晋升为世界地址公园。赤峰被誉为“中华龙的故乡”、“北方文明的摇篮”、“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并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猪首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因赤峰境内多有龙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的传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