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我为家乡代言,大铜陵帝国--一中

家乡区县: 安徽省铜官山区

  今天为大家介绍铜陵第一中学。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简称“铜陵一中”,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和安徽省示范高中。铜陵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38年春,四次搬迁,四易校名,新校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学院路 ,占地200多亩,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达2200余人,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完善,建筑环境分布合理,积极与国外和周边学校交流,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示范高中。

铜陵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38年春,校址在今重庆市永川区,原名“国立第十六中学”,1946年秋奉前教育部指令,学校迁至铜陵县和悦洲,易名为“省立铜陵中学”。1955年秋因为水灾迁至铜陵市长江东路15号,校名为“铜官山中学”,1958年更名为“铜陵市第一中学”,2002年8月学校为了向更高层次迈进,迁址到原市教育中心,和现在的铜陵学院、市委党校毗邻。六十余年,四次搬迁,四易校名,铜陵市一中走的是一条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道路;是一条自强不息、不断发展的道路。

铜陵市一中已初步建成一流的教学设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校园占地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在教学大楼内,安装了双向选择多媒体闭路电视系统;在装备一流的实验楼和科学馆内设有两间计算机教室、两间语音室、一间多媒体演示室、还设有较先进的精密仪器室和天文台;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藏书7万余册。为发展教育,学校将微机配备到办公室、年级组,并资助教师购置微机,实现校内计算机联网。学校每年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举办教学开放周,并与普通中学结对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发挥了重点中学的示范作用。校园环境建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校内绿树成荫、草坪连片、花园景点错落有致;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文化区、办公区、生活区布置合理。

对学生“终身负责、全面开发、整体培养”的教育价值观,提出“创办窗口学校,争创一流教育”的办学目标,全面实施“四项”工程(优师工程、德育工作、优教工作、环境工作)。

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并配备职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学生讲授心理学,为学生解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曾经一位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准备跳楼的学生,由于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最后走出困境,考取了二本院校。

学校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始终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专业培训相结合、专家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学科指导小组引导与备课组行动研究相结合、以评价促使发展五大原则,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积极承担市课改教研任务。到2008年底为止,学校已承办了全省电教、历史、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新课程研讨活动。

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一直是铜陵一中的重点工作。铜陵一中经常邀请军分区、武警支队领导和教官到学校开展讲座,培养学生爱国意识锻炼学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举办“和谐校园”辩论赛和“影响青春旋律,构建和谐校园”校园歌手大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积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磨练。另外,学校还开展常规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慰问社区孤老、国旗下讲话、业余党校等等,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团委、学生会凝聚了大批有志青年。广播站、文学社、艺术团、运动队等社团成为实践、创造、增长才干的园地。科技艺术节、元旦汇演、演讲比赛、歌手大赛、辩论会等活动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平台。

铜陵一中的教育教学和办学水平日益提高,高考本科达线运动场

人数逐年攀升,本科达线率和高分段人数均居全省前列:曾摘取两次全省理科状元、一次文科状元桂冠。几年来高[1] 考升本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06年本科达线729人,600分以上107人。各项学科竞赛也是硕果累累:曾获得一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一枚国际天体物理学竞赛金牌。2004年卞超轶同学获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全省仅一人);2005年张神星同学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全省仅一人),并入选国家集训队;2009年共在全国数学、化学奥林匹克中获得二金一银。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先后有5名同学获省特等奖,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学校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2006年获得了国家一等奖2人次、国家二等奖1人次、国家三等奖1人次、省一等奖2人次、省二等奖4人次。[18] 文科实验班查韦婷同学高考文科成绩分数为662分(含高考加分),获2013年安徽高考文科状元。

 

戴国平(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