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以汉族唱法为风格,精妙地糅合而 成的一个独特的民歌歌种。它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其腔调 热情豪放,旋律朴实新颖,歌曲哲理鲜明,感情炽热直率,语言朴素无 华,加之句法整齐,节奏明快,融合乡土语音,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和山野风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群众喜爱。
漫瀚调的唱词,有许多是体现普通人感情特别是爱 情的。当然,因漫瀚调具备灵活自由的特质,也被人们 拿来歌颂现实生活,如“西部大开发,巨龙起了舞”、 “神舟六号飞上天,全国人民笑开颜”等唱词。
三 漫瀚调之乡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北部、东部和 东南部为黄河所环抱,为晋、陕、蒙交界的“乌金三角”地带。早在清嘉庆、道
光年间,当时曾一度对蒙疆旗县实行“借地养民”政策,使大量汉族移民流入准格尔旗, 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局面。移入的汉民不但开拓了农业经济,同时促使蒙汉之 间文化艺术,特别是民歌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准格尔旗的“漫瀚调”由此产生。
四 发展与传承
准格尔旗的漫瀚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就流行,并逐渐登上“大雅 之堂”。 1987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农民歌手大奖赛,准格 尔旗布尔敦高勒乡蒙古族农民歌手杨锁柱以一曲漫瀚调荣获优秀奖。 次年,德胜西乡蒙古族农民女歌手杨毛毛又一次将漫瀚调带进北京城, 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农民歌手大奖赛,在全国7000多名歌手角逐中 获三等奖。1996年,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 (漫瀚调)之乡。2008年,民间艺术漫瀚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2011年,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重新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 艺术(漫瀚调)之乡。
2003年元月,歌手奇富林为央视12套《魅力12》节目 演唱漫瀚调,3月,他赴港为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内蒙古鄂尔多 斯民间音乐会”演唱。此后,准格尔旗的漫瀚调歌手不断被各地聘 用,这朵承载蒙汉民族团结的民间艺术奇葩越开越艳。1993年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漫瀚调》一书,在全国各地销售发行。 1996年、2005年准格尔旗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 民间艺术之乡(漫瀚调)”和“文化建设先进旗”。为了弘扬和发 展漫瀚调艺术,旗委旗政府决定从1997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届 “漫瀚调”艺术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