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县风土人情(七)

家乡区县: 保定市安新县

三、结婚:男婚女嫁自古被视为终身大事,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结婚前一天为“催妆日”,即女方派人将嫁妆(陪嫁)搬运到男方家,男方设茶果招待并赠礼金,以示酬谢。有的提前将大件物品直接由商场运至新房。当日下午新娘到美发店盘头、抽花成为时尚。次日晨男方按约定时辰派车(水区派船)娶亲,也称“接亲”。届时新郎、伴郎及女傧相(俗称娶女客qie)、摄影师同车前往,女方鸣放鞭炮相迎。新娘着婚纱在伴娘的陪伴下上车(船),亲朋及乡邻贺喜者随车(船)同行,俗称“圆饭人”或“送饭人”。至男方时,拉鞭放炮,鼓乐齐鸣,伴娘搀扶新娘在女傧相导引下踏红地毯步入新房,有的是新郎抱新娘入新房。新郎、新娘进门都要赠送开门喜钱,否则,闹喜人不开门,几经讨价还价,方可准入,以增添喜庆。稍候即举行结婚典礼,俗称“上拜”。20世纪70年代,一般典礼在男方院中由女傧相主持,新娘向公婆及长辈行鞠躬礼,受拜者均有礼品或礼金相赠。自80年代中期起,请专业司仪或交由婚庆公司在饭店举办者增多,内容除向公婆、长辈行礼外,增添了新郎、新娘互赠礼物,发表新婚感言,互相拥抱、亲吻和证婚人、来宾代表祝词等时尚内容。典礼结束后,按照娘家人、贺喜亲朋先后顺序入席款待。席间,新婚夫妇要逐桌敬酒,俗称“拜席”。有的双方亲戚要赠拜席礼。摄像师将全部过程录制成光盘存留。婚宴操办人向男女双方长辈或平辈亲戚吵闹要喜钱之习盛行,俗称“吵喜”或“掰叉”。同辈男子晚间到洞房尽情嬉闹,称“闹洞房”。有“不吵不闹没人缘”之说。
进入21世纪,投亲车辆由70年代的面包车、吉普车,发展为90年代的轿车。数量也由6—8辆增加到6—16辆,有的更多。车颜色也有白色车为头车,称“白头到老”,一色车队称为“始终如一”等新说法。去、回行车路线不得重复,称不走回头路。嫁妆也逐步升级,被褥由双铺双盖发展为四铺四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有的还购买摩托车或轿车为嫁妆。

高盼(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