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水围之际,康熙多在赵北口或苑家口登舟。届时,由直隶督抚率领地方官员,从四面乘舟悄悄围合,驱赶万千水禽云集水淀上空,往返飞旋,遮天蔽日。
每当水围之时,只见围猎船只橹欢桨快,舸翔舟飞。刹那间,炮声阵阵,万箭腾空,火光闪闪,硝烟滚滚,鸣镝声声,不绝于耳。转眼之间,鸟羽飘如飞雪,凫雁纷纷而落,惊鸟翻飞盘旋,雁阵分而复合。如此壮观的水上围猎,多么令人惊心动魄,魂飞神往。康熙就是这样,少则三五日,多则七八天,甚至十数日围猎于水淀之上。
每到傍晚,暮霭笼罩着水面,水淀一片静寂,只有拍岸的水声。“日暮帆樯排远岸,风轻蓑笠聚芳洲。”与白天相比,又是另一番宁静安逸的景象。
康熙水围,固然不乏脱身于繁冗政事,追求郊野安闲生活的心态,但也并非单纯为了行猎。他的晚年所作的《舟中观猎》诗中写道:“衰年虽乏挽弓力,黾勉春搜以德先。”可见其年衰体弱,也要弘扬习武的传统。此外,即使在水围间隙,他也并未停止政务活动,依然在行宫和途中行幄召见臣工,裁夺政令,阅审部院章奏。康熙还将野凫鱼雁等赐给臣属和直隶地方官员,共尝猎物美味。为了培养皇太子和皇子们的水上功夫,领略水围的壮观场面,他还指令皇太子和皇子们多次奔赴雄霸,随驾水围。康熙六十一年初春,他不仅连续十三天进行水围,而且带领着二十一皇子随驾,足见其老皇帝的良苦用心。
为了水围和南巡的需要,康熙在天津还建造船坞六座,以备贮藏和修理御舟之用。同时,还在赵北口、郭里口、圈头和端村建造了四座行宫,以便在水围之余憩息和办理政务。四座行宫皆在西淀。由于地势水多土浅,加之雨浇水浸,到乾隆初年,四座行宫岸址房间均已损坏。乾隆皇帝弘历为了筹备乾隆十五年春的水围,于头年冬季花费10493两白银,修理了四处行宫。乾隆一朝仅举行这四次水围,比起乃祖康熙来是少多了,但却对四处行宫进行过多次修理。无奈康乾盛世之后,国力日下,后来的皇帝不仅不能再举行水围,连四处行宫也无力修茸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四处行宫坍圮无存,如今留下的不过是历史的陈迹而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