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非遗就做茅山号子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茅山号子是起源于兴化茅山地区的一种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用号子形式配以号词,激发情绪,抒出胸意。茅山号子从古代一直唱到今天,久盛不衰,闻名遐迩。茅山号子以舒缓悠长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而独特的民歌风俗。从表现劳动的形式上看,茅山号子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等。演唱形式为一人领唱、多人搭腔。

     1953年冬,兴化民歌手朱香琳等人在上海参加中德青年联合演出。1956年朱香莲又随江苏省歌舞团赴北京参加全国音乐周,她唱的茅山号子,灌制成唱片发行,赴北京中南海演出。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江苏省兴化市申报的“茅山号子”入选,列入传统音乐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茅山号子可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牛车号子等,从音乐结构上可分为长号子、短号子。茅山号子中的“栽秧号子”独占螯头,俗称“小妹妹”。茅山号子以舒缓平实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独有的民歌特色,在演唱风格上,茅山人打号子行腔稳健,咬字有力,男人嗓子粗,女人嗓子柔,吐音清晰,富有弹性,真正体现了民族演唱方式的特色。



      茅山号子在苏中里下河,甚至全国久负盛名。1956年,我镇民歌手朱香琳随省歌舞团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并到中南海演唱,后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银质奖,灌成唱片发行,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接见,朱香琳还赴朝鲜慰问。演唱了“中朝携手打败美帝野心狼”的茅山号子,1954年,朱香琳和茅山民歌手7人在上海与法国歌舞团联欢,茅山号子辉煌演绎至今。1986年,民歌手时彬一曲茅山号子荣获省青年农民“田野之春”歌手比赛一等奖。1997年,茅山镇举办“茅山号子”大赛,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2005年,陆爱琴演唱的茅山号子荣获江苏省水乡青年大赛优胜奖。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泰州”的舞台上,陆爱琴等三位茅山民歌手,亮开嗓门打起茅山号子,与著名台湾歌星周杰伦、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同台演出,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2007年参加江苏省“群文新作”大赛荣获银奖接着《茅山号子》又参加守望家园暨第三届江苏文物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赞扬。茅山号子进校园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将茅山号子39首曲调编印成册,在兴化市广大中、小学生中演唱,让茅山号子代代相传。茅山镇每年还举办一次茅山号子大家唱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演唱水平。1997年举办的“茅山号子”大赛《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都作了报道。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dszhouqinfang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37354943.html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houqinf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ouqinf

周沁芳(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