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粥是流行于晋北,陕北以及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酸粥由西部出产的糜子(当地方言叫mí zi)米,经过发酵之后制成的一种粥,在当地的饮食结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常都作为早餐食用,在解放初期物资匮乏的年代也作为下地干活时随身携带的备餐。一定程度上是晋北,陕北,蒙西地区偏酸的饮食习惯下的代表菜品。
中文名酸粥
别 称河曲酸粥
主要原料糜米,土豆
是否含防腐剂否
主要食用功效开胃
适宜人群老少兼宜
储藏方法冰箱冷藏
酸粥,又称河曲酸粥。
相传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 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活儿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发现这种酸粥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妙不可言。难怪这一带的妇女即使不用化装品皮肤也白嫩细腻。
在晋西北保德、河曲、偏关街头,早上随处可见卖酸粥旳摊点。绝大多数当地人已将其作为早餐。
酸粥的做法如下:将剩余之粥倒进干净的小瓷罐里,盖上盖子密封好存放,直至粥变酸为止,然后拿出来食用。“酸粥”拿来炒热后可直接食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酸粥”还可以用来做其他菜的拌料,如将“酸粥”炒热后,跟炒熟的花生和其他配料搅拌在一起,然后把生鱼片浸入“酸粥”里,待鱼片变白时食用,味道鲜美独特,令人百食不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