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 湖北省襄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老河口市共辖1个乡7个镇2个街道,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53.31万人(2011年)。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1] 老河口市是湖北省“襄十随”汽车走廊重要生产基地。截止到2014年老河口市已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和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等新兴产业。
老河口市境古为阴国,因位于荆山之北而得名。治所在今袁冲区古城水库淹没区内。春秋时绝,为楚属地。“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下阴城址在今傅家寨附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酂、阴
老河口市风光
老河口市风光(24张)
二县,酂县故城与下阴相近,约在今谷城县固封山北(已没于汉水)。
两汉沿秦制。高祖五年(前202年)封萧何为酂候,“食邑八千户于此”。东汉光武帝封邓禹为酂候,“食邑万户于此”。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得荆州,以南阳西为南乡郡,辖八县、酂、阴在内。南乡郡城临汉水,在县境内。
西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以其地为顺阳王封地,改南乡郡为顺阳郡,辖酂、阴、筑阳三县,郡治设于酂城。西晋永嘉(307-313)中,城没于汉水。
南北朝战争频仍,郡、县设置多有变迁。
唐初置酂州,旋废。改阴城县为阴城镇,入谷城县。
宋以阴城镇建光化军(光化系唐昭宗李晔年号),设乾德县,旋废,后又复设。
元至元十四年(1277),废军,改乾德县为光化县,历明、清、中华民国未再变。
建国后,老河口曾三度设市,市、县并立,1983年市县合并,撤销光化县建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