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掠夺的苦难——海拉尔

家乡区县: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中东铁路修建和陆续通车,最初在海拉尔和满洲里设立铁路交涉分局,继而又在扎兰屯、博克图设立分局,受辖于哈尔滨的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按不平等协议规定,铁路各站点均划为附属地,由俄国人任董事长的“理事会”管理,实行俄国法律,成为“国中之国”。在铁路修筑时和营运后,由沙俄资本家直接经营的多家伐木公司,大肆砍伐和掠夺呼伦贝尔遍地的原始森林资源。他们还通过开办扎赉诺尔煤矿和达赉湖渔场,掠夺我资源,大发我民族国难之财。

   1900年,沙皇作为侵华的八国联军之一,出动17万军队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其西路军攻入呼伦贝尔城(今海拉尔市),肆意烧杀劫掠,连同呼伦贝尔副都统公署在内的所有房屋几乎全部被烧毁,粮食、档案和银两被抢劫一空;沿边卡伦尽毁,从此呼伦贝尔有边无防,俄人可任意越境,肆意掠夺一切资源。

   沙俄乘我爆发辛亥革命之机,策动呼伦贝尔上层贵族发动叛乱。1912年1月15日,额鲁特总胜福等人武装攻占海拉尔,宣布呼伦贝尔“独立”,废除原有厅、府、局建制。1915年中俄签订了《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呼伦贝尔成为“特别区域”,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副都统由中华民国大总统任命,受黑龙江省长监督。在九年的“独立”期间,沙俄通过与其傀儡签订的五十多项所谓的合同与协议获得各种特权,其时正值第一次大战期间,沙俄商人和资本家更加疯狂地从事掠夺。

   1917年冬,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大批俄国人越过国境,迁到中东路沿线站段和额尔古纳河东岸三河地区; 1918年英美等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十月革命,谢苗诺夫和原中东铁路总办霍尔瓦特组织的“远东政府”武装对抗苏维埃政权,使呼伦贝尔备受战乱灾难。

   1929年7月,因中东路路权问题,中国东北军与苏军发生武装冲突,殃及满洲里、扎赉诺尔在内的整个中苏边境地区,苏军占领海拉尔一个多月。这次长达四个多月的战争,使呼伦贝尔边卡尽毁,边事尽废,社会发展陷入严重困境。

米锡玲(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