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鲜,还是“三仙”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泰兴市

  长江三鲜,指的是刀鱼、鲥鱼、河豚,都属长江洄游鱼类,咸淡水两栖,每逢春季溯江而上,在淡水产卵繁殖后入海,与一般定居类江鱼不同。因此,不仅肉质特别细嫩腴肥,且营养丰富。

  刀鱼因上市最早,且鲜美无比,故列三鲜之首。宋朝刘宰曾设刀鱼宴饯别友人,并赋诗“芼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赞刀鱼味美。刀鱼味美不仅在于肉质细嫩爽滑,腴而不腻,且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和维生素,所以吃刀鱼不仅能饱口福,还能养生。《本草纲目》中就有用刀鱼治痔瘘和补气的记载,而民间也常将刀鱼作益气活血之用。

  “鱼中之王”鲥鱼。鲥鱼除富含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等,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外,还有补益虚劳、滋补强壮、清热解毒等功效。当然,“鱼中之王”的美称同样认可了鲥鱼的美味,所以俗语称“红烧鲥鱼两头鲜,清蒸鲥鱼诱神仙”。

  三鲜中,滋味与口感最特别的当属河豚,它带有肉刺的鱼皮胶质浓厚、粘口,丰腴鲜美,入口即化。吃河豚”最早起源于今江苏江阴。明代《江阴县志》:“河豚鱼,立春出于江中,盛于二月。无颊无印鳞,口目能开及作声,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 上世纪50年代,长江下游一带只有江阴烧的河豚能卖。自六朝以来,由于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撰写大量有关的诗词文章,长江下游城市形成历史悠久的品尝江鲜的狂热嗜好,例如苏东坡拼死吃河豚。

  现在河豚的研究以日本研究最深,在日本,河豚的料理均需严格训练领有执照的厨师才能够进行。日本已养殖出无毒河豚。养殖则以中国大陆为大宗,每年皆饲养输出大量河豚至日本等地。

顾蜀黍(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