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如新疆维吾尔族,锡伯族,蒙古族,满族的歌舞也有着久远的历史,按种类可分为祭祀歌舞和筵宴喜庆歌舞;按规模性质则可分为宫廷与民间歌舞两种。
萨满祭祀歌舞
满族的信奉萨满教,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时,都以歌舞形式进行,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在跳神过程中,萨满腰系铃,手执鼓,着神衣神裙,伴着神器声响翩翩起舞。祭祀歌曲有《清神调》、《背灯调》、《跳饽饽神调》等,舞蹈有《腰铃舞》、《单鼓舞》、《铜镜舞》等。祭祀时载歌载舞,表达崇敬、赞美、祈求之情,后来发展成为满族舞台艺术的歌舞。2011年10月13日,我的母校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中学第二届“莫勒真”大会开幕。男孩子们穿起长袍,女孩们穿起旗袍,用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和民族体育运动,来迎接满族莫勒真的盛会。有活泼健康的花棒舞、有古韵悠长的腰铃舞、还有优美动人的格格舞……其中珍珠球、掷嘎拉哈,赛威呼、狩猎和射弩,成为本次盛会的亮点。这些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体育活动都已经申报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筵宴喜庆歌舞
这种歌舞主要是《莽式空齐舞》,又称《莽势舞》。这种舞场面富于变化,形式有“男莽势”、“女莽势”、“对舞”、“衬舞”等。多于筵宴和喜庆场合中出现。宫廷歌舞是在节庆、出征、凯旋、庆典、筵宴等多项宫廷活动中出现。有些是满族皇室贵族自娱自乐,有的是由专业演员表演的。清入关后除了其传统的歌舞外,还全部接受了历代沿续下来的礼乐制度,如郊庙朝会有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宫中筵宴时有中和清乐,丹陛清乐等。宫廷歌舞中的舞势歌辞中融入了满族传统歌舞,与历代传统的乐章有不同之处。
民间歌舞
满族民间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或称扭秧歌、闹秧歌。这是民间传统群众性歌舞,逢年过节尤其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为热闹,每逢此时,各村屯都组织秧歌队到各边表演,表演者往往有各种扮相,或文人书生,或老翁老妪,交错歌舞,有说有唱。满族的这种歌舞,无论男女老少皆喜欢。现在,秧歌和广场舞结合在一起,成了东北人傍晚锻炼活动,沟通感情,强健体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