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义的家世源流

家乡区县: 江西省吉水县

杨邦义(1085—1129),字希稷,谧号“忠襄”,吉水县黄桥镇杨家庄(今云庄村)人,舍生取义的抗金名臣。
介绍杨邦义的家世,首先要提到庐陵杨姓始祖杨辂。杨辂,字殷驾,号朴斋,陕西华阴县人,进士及第,唐末时曾任虞部侍郎,后改任吉州刺史。当时正值杨行密作乱,为避战乱,他与家人沿赣江辗转来到吉水六十二都的杨家庄,并在此开基立业。杨辂生有九个儿子,长子叫杨锐,家居杨家庄,是杨邦义的先祖。下文以杨辂为庐陵杨姓一世祖为起点,考查杨邦义的家世。
一世:杨辂。,关于他的族源,据宋朝时编辑的《弘农华阴杨氏谱》载:杨辂的始祖是西周武王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杨杼,先祖是战国时的杨章,父亲是唐末左拾遗杨归厚。杨章为弘农杨氏一世祖,“关西夫子”、东汉太尉杨震为弘农杨氏11世祖,杨辂为弘农杨氏第63世。
二世:杨锐。杨锐继承父业,留居杨家庄,一生隐居不仕,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杨宏嗣。杨铤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杨宏彻,他的八个弟弟是:二弟叫杨铤,曾任海昏县令,当年为择新居,与父亲兄弟一道乘马来到距杨家庄3公里处的南溪畔,马陷于淤泥之中,进退两难,他们见此地前有朝元岭,后有后龙山,中有南溪水,眼前是七八口池塘,于是择此而居,命名为湴塘,一代诗宗杨万里是杨铤的八世孙。三弟叫杨锋,四第叫杨钊,五弟叫杨耸,六弟叫杨职,七弟叫杨聪,八弟叫杨栋,九弟叫杨梁。除杨锐、杨铤留居吉水外,其余均徙居外地。杨耸由都御史转任潮阳刺史后,徙居广东梅州,后来发展为名门望族,成为梅州杨姓始祖,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便是他的六世孙。
三世:杨宏嗣。杨宏嗣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杨延安,次子叫杨延规。
四世:杨延规。杨延规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杨克俭,次子叫杨克用,三子叫杨克弼,四子叫杨克宽。杨延安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杨克明,杨克明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杨允素。杨允素从杨家庄迁出,徙居泰和,为泰和杨姓始祖,明朝四朝宰辅杨士奇便是他的15世孙。杨士奇晚年从朝廷衣锦还乡回泰和时,曾专程到杨辂墓前拜祭,并在墓前立下了“二十一世孙士奇展”的石柱,该石柱今天仍屹立在杨辂的墓碑前。
五世:杨克弼。杨克弼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杨怀,次子叫杨泽,三子叫杨丕,四子叫杨享。
六世:杨丕。杨丕,进士及第,曾任秘书丞、太常博士等职,处事严谨,擅长文章,宋真宗称赞他说:“杨丕之严谨,肖定基之政事,彭齐之文章,可为‘江西三瑞’”。杨丕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杨南美。
七世:杨南美。杨南美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杨恒,次子叫杨同,三子叫杨求,三兄弟于1079-1091年间先后中进士,是吉水“一门三进士”的又一人文盛况。
八世:杨恒。杨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杨安平。
九世:杨安平。杨安平系进士出身,生有一个儿子,即“庐陵四忠”之一的杨邦义。
十世:杨邦义。杨邦义于1115年中进士,历任骛源县尉,蕲州、庐州、建康三郡教授,溧阳县知县,建康府通判等职。1129年抗金被俘,金兵劝降时誓死不降,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宁做赵氏鬼,不为他邦臣”的血书后殉节而死。杨邦义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杨振文,曾任朝请郎,后徙居南京为父守墓。次子叫杨郁江,徙居浙江;三子叫杨昭文,曾任武昌县令,留居吉水杨家庄;四子叫杨蔚文,徙居湖南。

夏木叶汐(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