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也有一个关于大相国寺建寺的传说:一次,唐太宗去阴曹地府观光考察时,借得开封府一个名叫相良的人在阴间存放的金银,才得以生还。返回人间后,唐太宗去找相良还钱,但这个贩卖乌盆瓦器相良却说什么也不肯收这笔钱,唐太宗怕自己失了诚信,只好用这金银在开封建了座寺庙,也就是今天的大相国寺了。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是由此而始。故事虽不可信,但也给大相国寺加重了几笔神话的色彩。
到了北宋,大相国寺进入了香火鼎盛时期。宋太祖、宋太宗都对相国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这里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道场。那时,相国寺占地五百四十多亩(相关于今天相国寺的二三十倍),分为六十四个禅院,殿宇高大无比,壮丽绝伦,古人称赞其“大相国寺天下雄”。北宋大相国寺号称“皇家禅院”,一代代的帝王多次巡幸,皇帝生日时,文武百官要到寺内设道场祝寿,重大节日,祈祷活动也多在寺内举行,新科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为北宋惯例。寺院著名的和尚都获得过皇帝赐封号的荣誉。世界上第一个医用人体模型“针灸铜人”也存放在大相国寺的仁济殿中一百多年,供世人瞻仰,于是有了“资圣熏风”汴梁名胜。“
花和尚”与佛
迈进大相国寺的山门,直面迎客的不是哼哈二将,不是笑弥勒,而是“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如果说海天佛国的普陀山那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初祖达摩修行在少林,济公和西湖灵隐寺“沾亲”是合情合理,那找“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花和尚来当大相国寺的形象代言人是不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不是要活活气煞大相国寺千多年来的苦苦修行的各位高僧了?别人不说,琳就死活不愿与其为伍,说什么也不和“花和尚”合影,理由是他太丑,于是换了我当模特。我却是从小就喜欢鲁智深的,有机会和他合个影,自然快活,快步上前,抱了他的大腿,留了个念想。
鲁智深以其:爱打报不平、率性而为、杀人如麻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智深有一身勇力,却不曾行欺压良善之事,不拘礼法,却不能容他人横行。历来对鲁智深最为推崇的是晚明大思想家李贽,他说智深是“大慈大悲的罗汉菩萨佛”,说他从不守佛门之规矩,从不念念成佛,一如维摩诘,“烦恼即菩提,不离生死而住涅槃结果”,于是他倒真成佛了。无怪金圣叹老爷子都说他是“上上人物”。而一句“罢,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到让《红楼梦》里典型的淑女薛宝钗与这万里随缘化的“花和尚”,有了共鸣,确是妙事。而智深和为他剃度他出家的智真长老的一次对话,又让人真真感到了禅宗佛性中悟的一面。长老只一句:“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智深因而得法,才说出:“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偈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