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经济发展

家乡区县: 铜川市耀州区

综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耀州区委、区政府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农业大区、工业强区、中心城区、文化名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果业富民、文化兴耀、城镇化带动”四大战略,突出重点抓关键,强化措施抓落实,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区呈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2013年以来,面对经济整体下滑特别是我区工业主导产业严重下滑的趋势,积极应对,加快转型,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区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转型加快”的态势。上半年全...
农业更多>>
耀州区历史上就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由于封建经济制度的束缚,土地瘠薄,水利不兴,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憩。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农业,提出国民经济建设“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从各方面支援和发展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恢复、徘徊和稳定发展三个阶段。1949~1965年,经过土改、镇反、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并且按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精耕细作、技术改革,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创造了条件。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已由1949年的39公斤,逐步提高到1965年的76.7公斤,增长96.6%。但1966年后,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批...
工业更多>>
1957年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后,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逐步壮大,跃居主导地位。到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达到84个,其中全民所有制26个,集体所有制58个。1980年后,集体工业发展较快,到1989年,全县省、县、乡三级工业企业达到96个,其中全民16个,集体80个。随着社会进步和建筑结构的变化,该区建筑材料逐步由解放前的土木、石灰和手工砖瓦,发展到水泥、石渣、机制砖瓦、预制水泥楼板,以至仿古建筑材料等。截至1989年,全县建筑材料工业企业已有193户,从业5200余人,成为本县人员最多的工业大军。2013年工业经济在逆境中稳步提升,董家河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加快。董家河工业园区进入全面建设...

Crosy(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