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风景区

家乡区县: 郫县

龙门山构造地质国家地质公园,横跨四川省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三市,规划面积约1,900km2,以规模宏大的飞来峰构造地质而闻名于世。龙门山,是一座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天下名山。古称茶坪山、湔山,又叫龙山。传说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就诞生在龙门山。为纪念大禹"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又称龙门山。龙门山在地质发展史中已高寿37亿年。其间经历了多次翻天覆地的构造运动,从而奠定了时下的地质特征,雕塑了现今的地貌形态,它恰似一道龙门横亘于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这间。

主要地质景观

龙门山构带是以推覆、滑覆构造为其特色,而龙门山地质公园是该构造带的缩影。因此,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就是“飞来峰”,园区“飞来峰”集中分布在彭州市境内。“飞来峰”为地质术语,意即外来岩块,最早于19世纪80年代发现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我国地质学家于上世纪20年代末首次在彭州发现“飞来峰”,经众多中外地质学家研究确认,并录入地质教科书中。近年来国内部分专家在研究西藏大冰盖的同时,发现彭州境内的葛仙山--大垭口一带的石灰岩具有冰川漂砾的特征,认为该区石灰岩为罕见的特大型冰川漂砾,系西藏大冰盖时期的产物,提出了冰川漂砾说,使“飞来峰”更为神秘。但无论是构造说还是冰川漂砾说,彭州“飞来峰”是外来岩块,是独特的地质景观,比阿尔卑斯山“飞来峰”更具规模和特色,具有极高的科研教学和观赏价值,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亮点和看点

配套地质景观

在彭州市境内主要与“飞来峰”相伴出现的溶蚀洼池、溶洞及石林等,其景观优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对于地质科研和大众旅游都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配套地学景观主要有古生物化石产地、矿产地、与推覆构造相伴产生的多种构造现象、典型的高山峡谷、冰川遗迹、温泉、优质矿泉水、花岗岩奇峰、现代地震遗迹、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泥石流及流少等。

特殊自然景观

由于龙门山地质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孕育出了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高山生态系统丰富多彩,原始森林、溪流、瀑布、云海、日出、佛光、湖泊、杜鹃花山等,珍稀动物如国宝大熊猫、小熊猫、牛羚、金丝猴及白腰雨燕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银杏这三大植物活化石,更有中国西部牡丹园、银厂沟、牛圈沟、葛仙山--塘坝子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地。

人文景观

龙门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景观,自古以来就成为吸引众多宗教派系的乐土,因此该区人文景观十分丰富,道教、佛教、天主教在历史时期均较繁盛,其中有我国道教发源地阳平观、享誉东南亚的佛教宝地龙兴寺、建于1902年的上书院天主教堂以及其它人文景观等。

Curtains(2015-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