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城内东街东段南侧,有条直贯南北的巷道胜利巷,它北起东大街,南接城隍庙巷,将东南两条大街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是耀州城内四大巷道之一。
胜利巷古代究竟被称作何名,由于史料阙如,故不得而知,不过,据说,世居此巷的一户人家,祖遗一张清代当房契约将此巷写作“仁礼巷”,若此事当真,倒和它对面的“仁义巷”名称对称。后来,此巷的更名是和民国时期的“总统”蒋介石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这乃是不争的事实。
民国二十年(1931年),此巷被正式命名为“中正巷”,中正乃蒋介石的字,至此,这一名字一直沿用到政权易帜的1949年。说到这里,人们不禁奇怪,当时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总统”大名,怎么与一条区区小巷连在一起?这事还要和耀州城内当时的一条“中山大街”说起,中山大街也就是如今的南大街,试想,既然大街已经用“国父中山”命名,自然,中正只能作为小巷的名字了,这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是一种绝佳选择,也只能如此而已,两者岂可并驾齐驱?
不过,千万别小看了这条小巷,在当年,它可是通向老东门的必经之道,整日熙来攘往,人流如潮,绝非城内其它巷道所可比拟,在某种意义上讲,名虽曰巷,实则若街。
政权易帜的1949年,“总统”被扫地出门,声名一落千丈,中正巷至此被更名为胜利巷,以示“新中国诞生,人民胜利”,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尚须特别提及的是此巷内一座清代民居,该民居主家姓李,属昔日耀州城内殷实之家,故房屋构建轩敞宏伟,青砖蓝瓦,雕门刻柱,气象非凡,在城内大多住户雕梁画栋被毁之一空的今天,尤显珍贵,已被政府悬牌保护,留待人们瞻仰。
胜利巷名字虽然有点俗气,但却蕴含着历史的迁变,亦不失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