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三国东吴置县,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南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一度是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土地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48万,海外侨胞300多万人,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
南安东依“活力泉州”,西靠“魅力厦门”。承接泉州、厦门两个海峡西岸中心城市的产业辐射,具备地理、人文、区位、产业和侨台诸多优势,这个有着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侨乡新城,在海峡西岸建设的快车道上,正 “又好又快”的提速前进。
同时,南安也有着优越的投资环境,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市区距厦门国际机场97公里,距泉州晋江机场30公里,距省会福州220公里,福厦公路、漳泉铁路以及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公路密度居全省之首。国家二类口岸石井港已建成5000吨级码头并可直航香港、厦门、上海、广州,形成以铁路、高等级公路、港口海运为一体的大交通格局。
南安始终把工业作为经济的主要支撑,全市已建成100个工业小区,形成石料建材、水暖消防器材、建筑陶瓷、塑料化工、针织服装、五金机械、雨具箱包、食品罐头等八大支柱产业。同时,市场,产业、基地得到良性互动发展,从外延拓展,到内涵深化,南安的产业集群开始释放巨大能量,南安的工业经济迈上质的提升之路,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9.4亿元,比增12.1%;财政收入11.36亿元,比增1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比增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43元,比增9.1%,农民人均纯收入5036元,比增6.8%。
南安致力于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向前挺进,西翼以仑仓、英都为核心的水暖阀门产业集群迅速形成;东北翼康美鞋业基地正在热建;中部的南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全力推进„
中国石材城、中国水暖城、中国粮食城„„一个个誉满全国乃至世界的“国字号”专业市场,成为引领南安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其完善的产业集群更是推动南安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始建于1998年底,占地800亩、经营面积30万平方米,拥有加工厂、店铺900间,经营国内外名优特石材千余种,年交易额30亿元,是我国最大的“建材超市”、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管理规范化程度最高的石材批发市场。
中国水暖城:南安素有“水暖器材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市共有水暖阀门企业450多家,年产值45亿元,驻外供销人员5万多人,营销着全国70%左右的水暖产品。
南安中国粮食城:该项目建设用地12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将开发建设成为一个“华东第一、全国一流”的粮食市场。南安推介的粮油产业发展基地规划总面积1.5万亩,分为中国粮食城中心区、南侨大米加工贸易区、大盈小麦粉加工贸易区、霞光油脂油料加工区和东头黄山现代农业示范区。
南安环球家具城:这个项目占地面积800亩,规划建设“家具展销大厅和会展中心”、“高档家居展销中心大街”和“家具展销商场及配套管理社区”三大功能区,总投资额10亿元,将建成福建省规模最大,集家居用品、国内国际贸易、会展、物流以及综合性多功能于一体的规模化、市场化、园林格局的超级商业城。
特殊的区位优势,让南安拥有世界级的大产业,其中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石头产业就是最好例证。水头是全国最大的石材生产和出口基地,石材生产量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45%以上。以水头为生产聚集地的石材产业集群为南安创下了每年200多亿的产值。“买石头,到水头”为石材业界众所周知,南安因此被业界誉为“中国卡拉拉”。
聚集在仑苍、英都的水暖阀门是南安“六大支柱产业”和“八大产业基地”之一,历经发展,已成为中国三大水暖阀门生产基地之一。水暖洁具的营销占全国市场的60%以上,全国首批水暖业7个“中国名牌”中,南安就占了4个。
官桥粮食批发市场,早先只担负着“北粮南运”、“北粮南储”调控作用。如今,一个集仓储、生产加工、现货交易、物流、信息流等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粮食城和中国一流粮油产业集群已经崛起。
滨江机械汽配、霞美光伏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基地展翅欲飞,这些新兴产业即将促使更多专业市场的形成。
霞美光伏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被列入福建省“十一五”规划中的专项规划。该基地总规划用地面积约7.5平方公里,以生产光伏、LED产品为核心,重点发展新型太阳能光伏材料和太阳能电池、LED产业、光伏和LED应用产业。一期计划投资6亿元,至2010年,基地将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00亿元,一个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光伏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南安经济又一新亮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