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落在东门直街的童年

家乡区县: 揭阳市惠来县

     那条悠长、笔直的老街,两旁是灰墙黛瓦的民居,中间是经受岁月磨砺的石板路,站在路的一头,凝望不到路另一头的风景,抬头仰望,蔚蓝的晴空似乎距离我很遥远……

     肉嘟嘟的小男孩,跟在外公或者外婆身后,沿着石板路,往返于老街,看着他们与沿街小贩讨价还价,买鱼菜、水果和生活用品等。

      四姨在老街中间的东门小学当老师,有时,跟屁虫似的小男孩黏着她去上班,跨过那道高高的木门槛,好奇地仰望屋檐下那些古色古香、精致的木雕。

     老街叫东门直街。当年的小男孩只有5岁。

     时光似手指缝上的微沙,转瞬悄无声息地流逝,若干年后的一个午后,我再次徜徉于东门直街,昔日街景依旧熟悉,只是不再有往日那样的熙熙攘攘人影,反而多了几分宁静。有的楼房,明显是刚翻新或新建的,但大多数房子依然灰旧。

     从远处高山俯瞰榕城,滘渠、小河环绕,古城恰似莲花浮于水面,而东门直街中间的位置便位于莲花之心,故称“莲花心”。这个清素淡雅的地名,念起来似微风吹拂银铃——轻灵又悦耳,令人浮想联翩。莲花心有好几家小店,卖零食、卖日用杂物、卖水果等,印记中还有一家小店——每逢中秋节就会卖纸灯笼。童年时期我常住外公家,每逢中秋节前夕,外公会带我去附近的莲花心买纸灯笼。到了中秋节晚上,我提着心爱的漂亮灯笼,与小伙伴唱着儿歌穿街过巷。

      四姨到学校上课,把我带到学校。她花5分钱买了一段甘蔗,让我坐在教室门口的小木凳上吃,叮嘱我不能走远。我拿着甘蔗,舔着嘴唇、点点头。

     她走进教室给学生讲课,我开始如蚕啃桑叶似的啃甘蔗,课室里书声琅琅,课室外我享受甜蜜时光。一堂课结束,甘蔗变成地上的蔗渣,路过的老师或校长见状,都夸我是个乖孩子。有时,安徒生、格林的童话也陪伴着我,丑小鸭、美人鱼、小红帽和白雪公主,带着我走进那个天真、奇妙、幻想的世界。

     那一幕幕似老电影在脑海浮现,莲花心昔日的小店几乎都不见了,曾经回荡于小巷的稚嫩歌声,都散落于屋脊、瓦片、老墙和石板路。

     当年的东门小学已成为历史,旧校舍原为郭氏宗祠,如今归属原主,恢复原貌。郭氏宗祠与不远处的金马玉堂、太史第皆建于明代末期,其主人郭之奇的文才与铮铮风骨,流传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外公跟我讲郭之奇的故事,年幼的我听不大懂,如今大都忘记,仅记得他讲述如流,仿佛是亲眼所见。

     清亮的阳光照射着我,身后的背影贴落石板路,随着我的脚步慢慢移动。与昔日相比,直街显得清冷,漫步于巷陌,能感受到外公和外婆的气息就在我身旁,大手牵小手,小脚跟着走,童年的欢乐时光,一点一滴撒落于老街的一砖一瓦。

      10年前外公和外婆相继离开尘世,虽然人生规律如斯,但他俩疼爱我的一幕幕,时常勾起我无限的怀念。他俩的疼爱,温暖了我的童年时光,倍感珍贵!

     四姨拿给我看的童话,脉脉的书香熏陶了一颗稚嫩童心,无意中还播下一颗无形的种子——长大后我喜欢与书为伍,汲取贤者的智慧,并且喜欢用文字表达对美的解读与追求。

     别了,东门直街。悠长的老街似一枚书签,记载着我的童年欢乐时光,在阳光的照射下,书香四溢,弥漫于巷陌屋檐间。

就是比你厉害一点点(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