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North 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杨凌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国家农业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高校之一,是我国布局在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农林类985大学。
西北农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优秀学校”。
学校源自于于佑任先生、杨虎城将军1934年创办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建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校所在地陕西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也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农科城”,是集农业历史文化、现代农业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中国绿色硅谷”。校园占地6000多亩,校园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浓厚,是青年学子求学上进的理想之地。
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以及成人教育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设18个学院(系),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医、历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5个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36人,硕士生导师646人。现有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0000多人,研究生近6000人。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实行2 X培养模式,弹性学制。形成了“学-硕连读”、“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重视个性化培养,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实行导师制,配备了班主任和辅导员,指导学生进行学业和人生规划。建立了完备的资助体系, 设有20多项奖、助学金,每年投入3400多万元用于学生奖励和困难资助。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每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30%以上,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育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学生互换培养和留学协议,并获得部分国际留学基金组织的支持。学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格。
学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拥有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30个。先后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6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0多项,取得了世界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国内首例由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出心脏跳动样细胞团等重大科研成果。土壤学、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水土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等学科居国内先进水平,为学生了解国际前沿、参与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乔石、朱槠基、李瑞环、李岚清、吴官正、陈至立、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建设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
校容校貌折叠编辑本段
学校地处陕西关中腹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占地面积3012698平方米,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是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地。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良。学校校园布局和谐统一,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显著,四季风景秀美,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享有“生态式园林学府”的美誉。
学校主要分为南北校区,南校区包括资环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中心图书馆、科研主楼、体育馆、博览园以及林学院、农学院、园艺学院、经管学院、成教学院、水建学院等单位,北校区包括水保所、后勤集团、产业集团、出版社、体育部以及机电学院、信息学院、生命学院、葡萄酒学院、动科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动医学院、植保学院、食品学院、创新实验学院、理学院等单位。
图书馆简介 折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起源于1935年4月设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图书室, 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图书馆;1949年5月更名为西北农学院图书馆;1999年9月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2001年7月整合了两所大学、五所科研院所的文献资源,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林、水学科文献信息中心之一。北图书馆馆名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1964年所题。
图书馆馆为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和全国农业科研院所情报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还是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理事单位,中国高教学会图书馆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农业图情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馆、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省高校情报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
院系设置折叠编辑本段
资源环境学院 ,植物保护学院, 园艺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农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葡萄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思政部,外语系,创新实验学院,国际学院,体育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学科设置折叠编辑本段
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现设有23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65个本科专业,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国家和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和部省级野外台(站);拥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有15个学科参评,6个学科排在前5位,12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农业工程、植物保护、林学3个学科均排在第3位。
历史沿革折叠编辑本段
合并前 折叠
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前身是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创建于1934年。)
1932年秋,“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成立,于右任等人为筹备委员,同年十二月,该委员会改名为“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于右任、张继、戴季陶3人被共推为常务委员,朱家骅、杨虎城、邵力子、辛树帜等十五人为筹备委员,学校筹备工作开始。
1933年3月,筹备委员会共推于右任先生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
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7层教学大楼奠基,这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成立。
1936年7月,筹委会结束工作,辛树帜被任命为校长。
1949年5月20日,王震将军率部解放武功,学校又回归人民的怀抱。
1938 年7 月, 奉教育部令, 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西北农学院。
1985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
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林学院
前身是原西北农学院森林系,成立于1934年。1979年从西北农学院分出,成立西北林学院。由林业部与陕西省双重领导,以林业部为主。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954年决定筹建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所址选定为陕西武功。1955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先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1995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首批启动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1940年西北农学院与中央水工实验所(后称中央水利实验处)合办武功水工实验室, 1952年扩建为西北水工实验所。之后,先后更名为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前身是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52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筹建成立。1954年隶属农业部,1958年改由中国农科院、陕西省农林厅双重领导,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1973年划归陕西省农牧厅领导,更名为陕西省农林科学院,1983年定名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前身系陕西省林业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属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的一个专业研究所。1980年从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分出,成立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归省林业厅领导。1998年更名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前身系中国科学院1965年组建的综合性植物学专业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70年7月下放陕西省管理。1982更名为西北植物研究所。1991年实行陕西省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体制,更名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合并后 折叠
1999年9月11日,由共处陕西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 西北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序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