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森林公园

家乡区县: 陕西省山阳县

大家都知道闻名的天竺茶,但是天竺是哪儿大家知道吗?今天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阳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约30公里。天竺山自古以崔嵬奇险而闻名,园内有七座山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等。各个峰峦之间终年云雾缭绕,山中古松盘绕,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唐代的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天竺山中隐居过。
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景区内除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外,还有珍贵的野生动物40多种,如金钱豹、林麝、豹猫、锦鸡等。除了自然风光外,景区内还有不少人文古迹。石水塔,建于宋朝,位于铁瓦殿后不远处,传说是“铁板道人”所修建,一共三座;双峰观,是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同志率军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的地方;云盖寺,宋代理学家邵雍在山中隐居时建造;藏经洞,是清代超古禅师为了藏经所凿;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山中最早的宫观遗址;药王庙,在主峰山腰处,明代的石刻“药王庙”三字至今十分清晰。
天竺山森林公园内最为壮观的自然景色是“天竺云海”。雨过天晴时,团团白云汇聚于山腰,就像波涛滚滚的大海,有像似“水漫金山”。在山中东、西两侧的悬崖峭壁上,有人工凿成的“碥道”,当地人“阎王碥”,西侧的碥道上铁索,还有独木桥。东西两侧的石壁上,藤蔓缠绕,还有飞瀑从上而下的飞泻。
游览天竺山森林公园时,游客除了步行,还可以选择景区内的电瓶车和上山索道等交通工具,电瓶车大约10元/人,索道价格大约120元/人(往返)。景区内设有比较特别小木屋宾馆,游客也可以在山中住宿一夜。景区在每年冬季下雪后(一般在12月-次年2月底),会关闭景区不对外开放。

天竺山地处鹘岭以南,郧岭以北,位于县南,距县城30公里。海拔2074米,总面积1058公顷。以华山松为主的天然林区,其中有林面积730公顷。山高如擎天之柱,直插云端,故成为著名的山阳八景之一“天柱摩霄”。

《山阳县志》载,天竺山矗峰直削,似天为山所擎,又名“天柱山”。森林风景区有天然溶洞20个,奇峰12座,庙宇7处。分为大顶、铁钟坪、铁瓦殿、朝阳洞、七里峡等五个自然游览区。

天竺山既有江南景色,又有北国风光。有五峰、十大景观、万亩原始森林,是道教名山,人称“小武当”。1992年被陕西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是观光览胜、考古科研、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天竺山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著名诗人贾岛、白居易等曾到此浏览访友并赋诗遗迹。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浑然成趣,游人至此,如临仙境。

最为壮观的是“天竺云海”,雨过天晴,团团白云汇聚于山腰,向开铺展弥散,刹时形成波涛滚滚的海洋,好似“水漫金山”。东西侧壁立万仞,壁上碥道,皆人工凿成。人称“阎王碥”。西侧碥上有铁索,险峡处有独木桥;临箭河处有著名的七里峡。两壁对峙,仰望青天一线,藤蔓交接,绿荫翳天,一溪南泻,水声如雷,大有一夫挡道,万夫莫开之势。陈鲁斋先生<登天柱山>诗曰:“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这正是对天竺山雄伟气势的真实写照。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

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盛夏,绿茵满坡,凉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青松映雪。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

石水塔,建于宋朝,位于铁瓦殿后百米,塔高丈余,围数尺,传为铁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圆形,传神生动,工艺独特。

双峰观,是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人李先念率军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云盖寺,宋邵雍在此隐居时新建。藏经洞,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

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最早的宫观遗址。

药王庙,在主峰山腰两千米处,明石刻“药王庙”3字至今无损。

除此,山麓有黑龙洞、朝阳洞、穿心洞等24洞,有绣女峰、叠翠峰,三星峰、飞身峰等12峰,有月亮石、葫芦石等12石。公园附近还有祖师洞、焦赞孟良洞、仙佛洞、元觉寺、擂鼓台、蛮王石、箭石垭、僧道关等。自汉以来,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建筑古寺庙10余处。民国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还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游客众多,每年有10万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唐的塑造艺术有重要价值。

山气候宜人,四季景色秀丽,四季皆宜!

欢迎你来参观!

杨楠(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