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次的上篇来讲,这次为大家推出临潼人民饮食习俗下篇即副食!
副食: 〔肉类〕 以猪肉为主,鸡、鸭、牛、羊肉次之,鱼肉极少,但农民却以野生动物肉为美,如雁、兔肉等。 〔蛋类〕 以鸡蛋为主,鹅、鸭蛋极少。 〔蔬菜〕 大部分农民都是自己种点常菜。有红、白萝卜、白菜、豆角、茄子、西红柿、韭菜、大葱、辣椒、大蒜、莲菜;豆芽则是农宋自己泡长;腌菜一般是户户都有。 〔瓜类〕 有冬瓜、南瓜、笋瓜、黄瓜等。 〔果类〕 桃、杏、李、柿、核桃、石榴、苹果、枣等遍及山塬,渭北各地仅有苹果及枣树。 调味: 〔油〕 本县人食油以棉籽油、菜籽油为主,芝麻及动物油很少食用。 〔盐〕 旧社会食用山西潞盐,穷人则买渭北的锅底盐(即熬盐),现在均食精制盐。 〔醋〕 农家食醋自酿,山塬区多食柿子醋,渭河北习惯用麸皮酿醋,渭河南人多食用米酿醋。 〔酱〕 农民一般家庭来客过事,多从商店和酱坊购买。
〔花椒〕 一般农家,于庭院中种植椒树一棵,平时实用椒叶,花椒面只是炒烩菜时才放上一点。 〔生姜〕 是农家必备之物,不仅可作调料,亦可防病。本县无种植,平时从市上买来备用。 〔芥末〕 本县普遍种植芥末,叶可菜食,种子研粉作调料,可调凉菜、凉粉、饸饹等,其味甚佳。 〔调料粉〕 农村人叫调和面,有花椒、小香、大香、丁香、桂皮、干姜、胡椒等,合研为粉,具有五味、五香之美,故名五香粉,是炒、烩、炖菜必备之品。
〔辣椒〕 本县人喜食,农家种植少许自用,夏日采食青辣椒,秋摘红果,晒干碾成辣面,用油泼之其味浓香,还可以鲜辣角腌菜,更具佳香。 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从简,午餐从繁,晚餐叫喝汤。旧中国,山区人以玉米、洋芋、红薯为主,间以野菜充饥,很少吃馍,由南向北,从塬区至渭北平原,生活较山区富裕,饮食亦讲究。每日早餐以稀饭、蒸馍,配以小菜;中餐以面食为主;来客过节则炖、烩、炒菜,尽其所能改善生活;晚餐,叫喝汤,从简,一般人家只是茶水泡馍,配以辣子、小菜。农村人吃饭,还讲究方桌高凳,家境富裕者,每餐配有四碟菜及盐醋,筷子放盘内,连盘置桌上;贫困家,则全家人围坐小桌,放一碟混合菜,或给每人碗里放点野菜以作调味就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生活有了改善,特别是近年来,解决了山、塬区人民温饱问题,主粮及蔬菜等副食品日渐增加,饮食普遍重视卫生。无论县城、农村、山区、平原,终年主食小麦,食油、肉、蛋、蔬菜已为生活必需品。平时午餐,都要炒菜、吃面条,逢年过节,待客之风盛,非昔能比。此外农村饮水,均用井水,县城用上了自来水,千年旱塬孟家塬,过去吃窖积水,现在吃上了井水,零口镇居民自古饮用河水,今已用上自来水。 名特食品:
〔三宝〕 骊山石榴千年宝,代王“火景”相桥枣。
〔五味〕 穆寨香椿行者藕,华清韭黄佛开口,零口甜瓜糖葫芦,任留白菜天下数。 〔八珍〕 新丰醪酒口乐,桂花醪糟宴客,油槐腊肉饦饦,斜口罐罐蒸馍,相桥石子打馍,铁炉凉粉、饸饹,栎阳泡糕不错,清真牛肉合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