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礼泉桃花节发展情况介绍

家乡区县: 咸阳市礼泉县

 

一、桃花节发展的渊源

礼泉县史德镇地处礼泉、兴平、乾县三县交界处,辖

14

行政村,

27

个自然村,总人口

4.8

万人,土地面积

7

万亩,人

均纯收入

3900

元。全镇农民以果为业,形成了

3.1

万亩御桃为

主体,苹果、酥梨、梅子等多果并举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

史德御桃历史可上溯到唐代,

影响深远,

史德御桃品种丰富,

基本囊括了北方所有鲜桃

56

个品种,面积

3.1

万亩,亩产

5000

斤,亩均纯收入

7000

元左右。史德御桃个大、色艳、味美、耐

贮存,各色品种的鲜桃从公历

6

月初上市,一直持续到

9

月底,

长达

4

个月,占全年总天数的三分之一。每到鲜桃上市季节,史

德地区客商云集,

车水马龙,

鲜桃通过航空专线运往杭州、

广州、

福州等发达城市,流传着“上午榆村摘桃,下午香港尝鲜”的佳

话。史德境内户户栽桃,村村成片,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并通过

香港、新疆等口岸运往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地。目前,史德

御桃已成为市场上叫的响的拳头产品,

史德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鲜

桃集散地。

陕西

.

礼泉桃花节是我县近年来竭力打造的一个旅游产品,

已经成为礼泉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张名片,

是礼泉县乡村旅游

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

.

礼泉桃花节是以御桃园景区为依托,旨

在引导都市人,走进自然,春天踏青旅游,观赏桃花艳姿,尽享

大自然的乐趣,提高礼泉旅游产业在业界的影响力。当前,我们

正在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扶持,

依托优质鲜桃种植

资源,

“十二五”

期间将致力于御桃园旅游景区打造为国家

4A

景区之一目标。

二、桃花节发展盛况

礼泉县是全国有名的果业大县,

75

万亩生态果园四季花果

飘香。

2008

年以来,礼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制定了建设“大唐文化旅游名县”

的宏伟目标和文物旅游、

乡村旅游两轮驱动,

以乡村旅游为突破

口的工作思路。根据《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

村旅游的通知》精神,把发展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三农”问题紧密结合,统筹发

展。

依托“中国鲜桃第一镇”——礼泉县史德镇的

3

万亩桃园,

2008

年,县委、县政府精心策划,于三月初筹备举办了以“桃

花开了好运来了”为主题的第一届陕西〃礼泉桃花节,提振了礼

泉旅游业的影响力,当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县委、县政府

决定于每年

3

月底

4

月初举办陕西〃

礼泉桃花节。

桃花节的举办,

为礼泉聚集了大量的人气,

掀起礼泉县踏青观花旅游的热潮,

助桃花节的强大影响力,

为礼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

“四季御

果之旅”

的市场培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加快了全县旅游业

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

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西〃礼泉桃花节已被列入陕西省重大节庆系列活动,

成为礼泉旅

游一张靓丽的名片。

每年

3

月、

4

月踏青赏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和谐史德伴

君行;

5

月、

6

月漫步桃林,绿深似海,花果无垠,是都市人享

受大自然的人间仙境。

桃花节是充分挖掘我县的旅游资源,

集中

展示我县自然花果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关中民俗资源的平台,

在桃花节期间御桃园景区、

醴泉湖、

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景区

继续作为免费景区迎客,昭陵博物馆和昭陵陵山景区将大幅优

惠,

在御桃园等景区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游园观光活动。

目前我县

已经成功举办了

5

届桃花节,

4

次盛大的开幕式文艺演唱会,第

二届桃花节期间著名歌唱家蒋大为还亲临桃园放歌,

第三届桃花

节期间还举办了桃花仙子游园活动,以及“花为媒”大型单身派

对相亲活动,

及醴泉旅游形象大使选拔等活动。

第四届桃花节期

间,

桃花仙子伴你游桃园活动异彩纷呈,

桃乡戏曲大舞台让游客

重回记忆中的桃园乡村。

第五届陕西礼泉〃

桃花节期间举办的大

唐文化旅游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魅力礼泉”摄影采风活动、踏

青赏花御桃园”大型群众互动游戏活动、

“花为媒〃相约御桃园”

青春交友联谊活动等更进一步为桃花节凝聚了大量人气,

在桃花

节开幕当天,县上精心打造的总投资约

50

亿元的大唐贞观文化

朝圣苑等

15

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同时启动,这些项目建成后,

必将为礼泉县旅游产业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带动了商贸流

通、服务业、农家乐接待等相关产业。今年的鲜桃价格较往年有

了大幅提升,果农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

近年来,

礼泉县以桃花节为招牌架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动旅游经济大发展,

2011

年全县接待游客

386

万人次,实现旅

游综合收入

8.6

亿元,全县经济文化、旅游外事、商品流通、果

品产销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等各项事业齐头并进。

三、节庆带来的社会效益

1

、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桃花节的举办不仅提升了礼

泉旅游业的知名度,

也大大提升了礼泉御桃的知名度,

礼泉御桃

已经成为我县叫得响的拳头品牌,

有效的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致富

增收,

也带动了以御桃种植为龙头的产业链的延伸,

一批以果品

营销、包装、桃木制品的专业合作社迅速崛起,带动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当地新一轮果品苗木更新换代浪潮正在展开。

桃花节带

动的小商贸业也在迅速发展。

2

、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桃花节的举办,聚集了旅游人

气,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助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每年

的桃花节不仅带动了我县各景区的收益,

与旅游有关的餐饮、

贸、运输、特色商品的销售都得到了收益。当地农民举办的农家

乐、和小商品零售点更是收益颇丰。通过桃花节的举办,我县乡

村旅游业声誉与日俱增。

3

、解决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使农民就地参与旅游业

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农家乐的开办,旅游特色商店的开业,特色

餐饮小吃店的增多,

开心农场的举办等,

有效的促进了农村闲散

劳动力的就地吸纳。

桃花节的举办促使了以桃花种植业为龙头的

产业链延伸,

进一步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促进了农民

致富增收。

4

、扩展了礼泉县旅游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级别,使旅游地

域结构和布局合理化。

我县逐步形成了以唐昭陵为代表的皇家陵

园、

以御桃园景区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生态果园、

以醴泉湖为代

表的陕西新兴的水上乐园、

以袁家村为代表的关中优美的和谐家

园等四大旅游版块。

5

、推进了镇、村的对外开放和城乡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

提升农民的现代化意识有重要意义。

6

、进一步彰显桃花节在全省旅游市场中的品牌优势,提升

大唐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富裕礼泉、生态礼泉、人文

礼泉的宏伟目标

陈园霄(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