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大名面

家乡区县: 咸阳市礼泉县

1.

岐山臊子面

特色:

岐山臊子面最早始于周代,又称

岐山铡面

,面擀好之后不用普通的菜刀切而是

用铡刀的刀刃来把面

成两三毫米宽的面条,制作时以大肉

臊子

(即肉丁)加豆腐、黄

花、

木耳,

烹汤浇面而成。

素以

薄、

筋、

光、

煎、

稀、

汪、

酸、

辣、

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2.

杨凌蘸水面

特色:

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

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

里的汤中,

然后夹着面条咬着吃。蘸水面要用上好面粉制作,

行家能擀得纸一样薄,而且薄

厚均匀,调料汁里用的辣椒需要用油泼制,平时可以不吃油,

泼辣椒却不可以无油。面白薄

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

3.

关中

biang biang (

)

特色

: biang biang (

)

面流传千年,久负盛名。面

筋、光、香

,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

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与待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

秦地风味。

4.

户县摆汤面

特色: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

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

吃时,

夹一小箸面条,

放入汤里摆一摆,

然后再吃,

故名

摆汤面

5.

蓝田合络面

特色:用料考究、独具特色,是一道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面食。初以荞麦面为面料,配

以熟羊肉、葱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的羊肉汤,吃起来香而不腻,味道

鲜美。

6.

礼泉烙面

特色:

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

可加汤食用,

亦可干吃。

其特色吃法称之为

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

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7.

韩城大刀面

特色:

光是听名字就感觉十分豪爽,

顾名思义大刀面全在技术,要使用传统大刀,

切时

右手提刀,左手按面,边提边落,案随刀响,刀随手移,面搓成絮,用木杠压成硬块,擀成

一毫米厚薄后叠起成半圆形。面细如丝,水开下锅,两滚即熟。

8.

耀州窝窝面

特色:

窝窝面始于清道光年间,

距今已有

100

多年。

凡是品尝过耀州窝窝面的人,

都为

它丰富的原料、

特殊的风味、考究的技术、精细的刀工而赞不绝口。许多人都以品尝窝窝面

为快事。许多年来,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

9.

澄城手撕面

特色:陕西澄城特色面食,制面方法新颖独特,用料讲究。面粉选用优质高筋粉,经过

特殊揉制工艺,

手工撕制成面,

面条厚薄均匀,

外滑内韧,

各种不同口味的浇头,

软烂醇香,

色泽鲜亮,诱人食欲,食之筋道爽滑,汁香味浓,口感绝佳。

10.

大荔炉齿面

特色:因其形似炉而得名,原料有面粉、猪五花肉、笋瓜、油炸豆腐等

21

种,经和面、

制炉齿面、制卤、煮熟调味等工序,可谓选料严格,配料多样、工艺精细、面条柔韧光润,

臊子香辣味浓,诱人食欲

陈园霄(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