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过的烙面

家乡区县: 咸阳市礼泉县

今年过年在响石潭的家里,

他家的地名也叫响石潭,

夏侯村,

听名字就在他的名字就是

个地名了哈。

那里的人们主要是一面食和稀饭

(玉米,

小红豆,

大枣)

为主,

面食有很多,

比如:

biang

biang

面(因为不知道怎么写的就用拼音代替),浇汤面,烙面,扯面,凉果面,染碗面,

烩面,拌面,炒面等等。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吃得最多的就要数烙面了。下面我来说说这

烙面,我对烙面也仅仅是吃过几吃,但记忆犹新,回味无穷,想起来就流口水。就我所知道

的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不足之初还望见谅。

在我回成都的时候,

第一件事就是把那里的吃记录了下来,

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提到这

烙面

,

那篇文章叫:我最喜欢陕西的吃

这碗里面放的是烙面,一次吃的时候,不要放太多,

看见旁边的那个红袋子没有,

里面

装的全是切好了的烙面,

是响石潭的爸妈亲手做的,

我们拿了点在成都来吃,

可惜成都的气

候不同响石潭的家里面那样干燥,

成都相对而言比较的湿润,

所以很遗憾,

我们拿来的那个

红袋子里面的烙面在第二天就开始发霉了,还好,有吃一次,要不然就太遗憾了。

我们要吃烙面时,调的汤,

因为很饿,刚回来又没有买葱呀什么的,所以就按四川的方

法来调汤了,先是煎了一个鸡蛋在锅里面,倒水,放盐,放花椒面,火锅底料,猪油,大蒜

粒,

味精。

等水开了之后,

就把调好的汤浇在碗里的烙面的上面,

汤一定要把烙面给淹没完,

这样的烙面才会更加的入味。

正规的烙面调汤应该是需要:猪油

,辣椒面,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是

用小麦自己调制的,

颜色有点像清油,

我有次炒菜的时候误把醋当清油用了,

等倒进锅里面

后才闻见怎么是醋,所以印象也特别的深刻)。

切好了的烙面,

整整齐齐的排放在一起,

烙面具体的做法就是

(我没有亲手做过)

把面

粉揉好之后,在做成一个一个很薄很薄的饼,

在锅里煎成八分熟,

在折成一个小圆状,

切成

均匀的像面条一样的就可以了。

烙面的保存很有讲究的,

听响石潭的妈妈说,

不能因为怕太湿润而发霉就拿太阳来晒干,

那样的做的话,烙面就没有忍性了,会变得很干,很脆,再拿来吃的时候,一倒汤进去就变

得很糊了。我们拿回来的烙面,就发霉了!所以,烙面好吃也不好保存呀。

烙面放在碗里面了,汤也调好了,准备进口的烙面了,颜色红红的,吃的时候很香,面

少汤多,吃了一碗后,就想再吃第二碗,越吃越香,吃得有点想撑破了肚皮还想吃。

就我也一连吃了五碗,天哪,好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那样

O(∩_∩)O~

第一次吃的时候,还不知道吃烙面是不喝汤的,我习惯的去喝汤,结果把我给呛了。

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

就是当地的人都是把吃完了的汤又倒进锅里面和先前调好的汤放

在一起,然后又放烙面在碗里,又舀汤进去,继续吃。也许有人会觉得那样好不卫生,但是

这就是那里的传统,

一代又一代的都是这样吃的,

所以一碗接一碗的吃是很香的,

汤越吃也

越好吃。

陈园霄(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