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情况
2006
年我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以后,为了保证创建工作
有序开展,
在对我村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村委会委托陕西
秦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
《陕西省礼泉县袁家生态村建设
规划》
,并由烟霞镇人民政府
2006
年
6
月批准实施。
《规划》
提出的指导思想是:
生态村建设要与乡村道路建
设、
基础建设、土地整理、
农村环境整治等各贡工作有机结合
起来,加强沟通和协调,切实改变原来各项工作
“
各自为政
”
的局面,真正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来统盘考虑。
按照
“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
”
的要求,以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产业发展为前提,与生
产生活配合发展相适应,
完善村庄功能,
配套基础设施,改善
人民环境,整治脏、乱、差,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基本原则:
1
、以
“
五个统筹
”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基本原则。
2
、资源整合利用,落实
“
四节
”
原则。
3
、尊重村民意愿,遵循村镇建设规律。
- 8 -
4
、规划先行,统筹安排,重点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5
、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加强和完善设施。
6
、以人为本,整体推进。
建设目标:
把袁家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
设施配套完备、
环境整洁优
美、体现乡村特色的生态、文明新农村。
具体目标:
1
、人均年纯收入
≥4000
元。
2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到位。
3
、卫生厕所普及率
100%
。
4
、建设用地布局合理。
5
、生活污水四级利用率
100%
。
6
、绿化覆盖率
62%
以上。
二、规划实施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村委会按照规划的要求,高标准、高
起点,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环境洁化、生态旅游、生态文
化、生态农业等。截止目前,完成项目
7
个,投资
2227.8
万
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生态农业建设
袁家村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
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创
办九宗畜禽养殖公司,年存栏量
450
头,
年产奶量
200
吨,
把
- 9 -
畜禽粪便堆肥后作为农作物肥料,
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
提
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生产优质果品,
形成果品、奶畜良性农
业体系。
(二)
、村庄绿化美化工程
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
全面改善村庄环境。
全村
开展了村路旁、宅旁、路旁、渠旁等四旁
“
绿化
”
,全面实施民
居美化工程,总计投入资金
60
万元,在农户房前屋后建设花
坛绿地,
绿化面积
5
万多平方米,
充分依靠当地良好的自然条
件,大力发展种植业,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
65%
,极大地改
善了村庄面貌。
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一是
调整村办水泥厂产业结构,
关闭机立窑,
建造旋窑生
产线,
实现达标排放。
二是
对全村生活垃圾采取集中收集处理,
在街道放臵垃圾桶
50
个,购臵垃圾运输车辆一台,落实保洁
员
4
名,做到日产日清,垃圾处臵率、无害化处理率
100%
。
三是
全面推进生活污水处理,
每户采用化粪池处理后,
清水用
于农田灌溉,沉淀物进入沼气作为沼料。
四、生态旅游
依托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昭陵,大力发展旅游,建设
“
关中印
象体验地
”
民俗旅游一条街,开办农家乐,利用袁家优质绿色果
品举行
“
金秋岁月采摘节
”
,
丰富旅游项目,
增加了农民收入。
调
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积极打造
- 10 -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先后推出了
“
卢氏豆腐
”
、
“
五福堂
”
面坊、
“
稻香村
”
醪糟、
“
五味斋
“
醋坊、
“
往瑞恒
”
油坊、等。通过推广
生态型农业技术和农药的控制使用,
较好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
染。
五、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袁家村通过广播,
宣传标语
(牌)
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
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结合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
建设
村内服务站、
村文化活动中心,
篮球场健身设施,举办创建活
动秦腔之夜,
创建生态村厨艺大赛,
让广大村民切实体会创建
活动带来生活上、
意识上的变化。
使村民从思想上、
行动上自
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去。
第四章
考核验收指标完成情况
一、村民人均年纯收入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烟霞镇九宗山下,
半陵半塬,
属大陆性
气候,是适宜苹果等果品生长。袁家村创建国家生态村以来,
注重生态建设,重视环境保护,
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为农民增
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一是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
大力发
展果林种植业,
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
为苹果的生产
提供了优越条件,
成为村民收的主要来源。
二是依靠村办企业,
外联内引,扩大规模,产生了良好的收益,村办企业分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