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实施文化兴县战略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行唐县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更是一种责任心。文化兴县,将在全县范围内提高公民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民风民俗,从根本上改变投资环境。”上海交大教授李复耕的精辟讲述引起了该县与会干部的普遍共鸣。举办文化兴县高层论坛,这是行唐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起始之作。 为推动科学发展,行唐在实施生态立县、项目强县战略的同时,结合本县深厚的文化底蕴,适时提出“文化兴县”战略,以文化软实力撬动、助推行唐经济崛起。

该县把“强素质、重品行”作为全民读书活动的主题,从领导干部、一般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三个层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县领导和全体公务员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开办“星期天党校”,推行“每周一晚党政学习日”制度,创建学习型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述职述廉,还要述读述学。在县电视台和相关网站开设专题专栏,邀请名家讲座,推荐好书,介绍读书方法,组织家庭读书、读书征文、书香之家评选等系列活动。该县还筹资300多万元建成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在全县搭建了以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载体的全民读书平台,筹集图书15万余册。县文联十大协会形成了600余人的会员队伍,涌现出百余人的骨干创作群体,一批富有特色、内涵丰富的乡土佳作,为“文化兴县”注入了新鲜血液。

行唐红枣历史久远,种植面积70万亩,该县始终把红枣文化作为“文化兴县”战略的品牌工程来抓,举办中国(行唐)红枣文化节,邀请全国知名作家、画家、书法家等艺术家举行“金秋枣乡行”采风活动,并重点实施了11128工程,即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机构——红枣文化研究会;与央视合作拍摄了《古县探秘——千年古县·行唐》形象片;投资3万元在县城繁华地段建设了一个文化艺术长廊;举办了红枣文化书画、摄影精品艺术展和民间剪纸艺术展两个展览;出版了《行唐史话》、《龙地文学》等8本系列文化丛书(刊)。

为了弘扬孝德文化,在全县开展了感动行唐“十大孝子”、“十大慈母”、“十大恩父”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培育出了“舍生忘己的好公民”赵旭光,全国道德模范“献肝救公爹的好儿媳”张建霞等国家级先进典型,张建霞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典范。同时该县成立传统文化协会,开办孝德大讲堂,创办中国孝德网,面向全国开展“我的慈母恩父”征文活动等,全面打造孝义之县文化名片。

文化成为撬动行唐经济跨越发展的有力杠杆。据不完全统计,红枣文化节期间,共计接待客商5万余人次,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59.73亿元。与此同时,通过挖掘清康熙驾幸龙兴庄、敕封该村小米为贡米的历史渊源,推出了行唐特产“龙兴贡米”,畅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行唐的投资环境,引来了玉晶玻璃、中国华牧海兰蛋鸡产业化基地、河北迈尔斯通电子材料、明旺乳业4个单体投资均在10亿元以上的省重点项目,为行唐经济蓄足了后劲。“文化兴县,使行唐坐上了开往春天的列车”。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刘佳这样评价说。

//

bianmeng(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