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风(1)

家乡区县: 鸡西市鸡冠区

肃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延续,成为兴凯湖区域和乌苏里江、穆棱河流域居民独特的生活习惯,形成了鸡西独特的民俗民风。如今在兴凯湖畔和乌苏里江、穆棱河流域仍然可以看到肃慎渔猎文化的遗存和遗风。
1、语言

无论你在乡村还是在城镇,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只要有人说话,你就会听到被使用率很高的满族语言。如形容人的前额高——奔儿篓;膝盖——波罗盖;腋窝—嘎纠窝;斜歪——栽楞;窥视——穴莫穴莫;看热闹——卖单;不开的水——乌涂;快点——麻溜;傻——虎拉巴吉;迷路——麻达;步步加码——丁把儿;水出槽了——浮流;全部——整个郎儿;收拾——拾道;逃跑——挠杠;跟别人处不好——格路;不稳重——毛楞;不整洁——匹片儿;大惊小怪——歇列;厌恶——格蝇;发抖——哆嗦:整一整——鼓捣;柜子——炕琴;垃圾——格囊;利索——撒脱;说一说——叨咕;好吃的鸡鱼肉蛋——嚼果;伯父——大大;猪羊膝盖骨——嘎拉哈;姑娘——格格;飞龙——树鸡等。

在当地的谚语中,有不少是反映渔猎生产的。如:“打鱼的贪黑,打猎的起早”、“打枪听风声,投叉看水纹”、“浅水浅滩捞小鱼,大江大河网大鱼”、“千斤的鱼在深水急流,咬汛的鱼在浅滩水沟”、 “开江撒下蒙根网,能得白银千百两”、“猎人喜欢激达,渔民喜欢鱼叉”、“来人去客好招待,烧酒生鱼上等菜”等等。

2、服饰

旗袍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清朝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因为清朝有八旗,故满人又被称为旗人,他们的服饰就被称为了旗袍。当今,妇女们仍穿着的旗袍、男人们穿的马褂或马夹儿,就是满族服装。满族妇女旗袍讲究装饰,旗袍线条清晰自然,展示出中国妇女文静、典雅、淳朴、温厚、举止端庄的独特民族风格。现在旗袍已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近些年,大街上女孩子们流行穿着的“脚蹬裤”,也是满族服饰。“脚蹬裤”的发明者可追溯到800年前的女真人。1988年5月16日在黑龙江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发现了金代的其国王夫妇幕,在女主人穿着的9层16件衣服中,有一件就是标准的“脚蹬裤”。其样式别致,制作精细,让我们看到了遥远时代女真人的审美观。
如今冬季,人们穿的貂皮大衣,一千年前的女真人时代就开始穿着了。虽然他们穿的“貂皮衣”,设计比较原始化,几张大块皮子稍加剪裁缝制,有的挂上面料,皮毛色较好的,把毛露在外面穿。但当时也只有高贵人家才能穿得起。穷苦人则以牛、马、猪、羊、鱼等皮为衣。

关小仙(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