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之政治经济

家乡区县: 烟台市海阳市

经济实力 

2011年,烟台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第20位,省内第二位。烟台经济实力居全国地级市前五位。2011年,烟台被中国社科院评为未来10年最具潜力城市之一。

产业结构 

在2011年的经济发展中,结构性指标不断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两税收入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都有不同程度提升。三次产业比由2010年的7.7:58.9:33.4调整为7.3:57.8:34.9。

财政收支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3.2亿元,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万亿元,增长22%,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150亿元和910亿元,均增长25%以上。

城乡建设 

城市规划

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十二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完成了轨道交通线网、火车站周边交通组织和地下空间等8项专项规划以及潮水机场周边区域、莱山区凤凰工业园区片等近20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年累计完成建筑面积审批36467平方米,市区建成区控规覆盖率达到95%。

城市管理

高标准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中心区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五区连接,覆盖城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市区新增供热并网面积238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71.4%,燃气普及率达到99.3%。新增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村(居)1778个,市区垃圾清运、处理及时率保持在98%以上。市区公交线路73条,公交车辆1742台,营运线路1854公里。

住房建设

2010年,全市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6280套、46.4万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项目1213套、6.7万平方米,筹集公共租赁住房420套。全年供应经济适用住房5594套,廉租住房811套。全市房屋施工面积3921.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91.3万平方米。

发展前景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为目标,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社会建设整体性推进、体制改革实质性突破、开放水平全方位提升,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设蓝色经济强市、创新活力城市、特色文化名城、和谐幸福家园。

阳光&沙滩(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