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绍京--唐代江南第一宰相
钟绍京,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人,生于公元659年,殁于公元746年,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公元710年6月21日,在平息了一场危及李唐王朝生存的“韦氏宫延之乱”之后,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唐睿宗李旦,五天之内连下三道“圣旨”,给在平乱斗争中功勋卓著的钟绍京,封中书令、越国公、享一品。比后来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封中书令的广东曲江人张九龄早24年,所以史称钟绍京为“江南第一宰相”。
人物简介
钟绍京,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省兴国县)人,生于公元659年,殁于公元746年,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又是江南第一个宰相。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其历史名望非同小可。
史载,唐睿宗时封钟绍京为“中书令”。中书令,乃古代执掌宣诏令的大官重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曾任中书令,故在唐代不轻易授予其他人。按照《辞海》词条的解释:“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任宰相者多仅授以中书(或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照唐朝早期官制,中书令即为后世统称的“宰相”。旧传粤北张九龄为江南第一宰相,实为误传。张九龄出任宰相比钟绍京晚了整整24年,准确说,长江以南在全国性政权中,出任第一宰相官职者,非绍京莫属。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和历史定论。
钟绍京,赣南老表,客家后裔。其先祖为湖北省境的名门望族。乃因躲“侯景之乱”,其先人举家南迁,最终选择在江南西道南康郡的兴国县定居。 绍京从政之前,就是一位有名气的书法家。他的卓越才华源自少时勤奋好学,刻苦磨练。至今在长冈上社村东翕夜读岩这一现景名胜还留下他饱览诗书,勤奋习字的许多轶闻趣话。他曾与世祖钟繇在书法一绝上“并驾齐名”,被世人恭维“书家双绝”。史书故称钟繇为“大钟”,绍京为“小钟”,由此可见,绍京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
人物生平
绍京幼时家贫,出身卑微,全仗自己的才能进入京都长安府事职。初任朝廷司农录事,虽官职卑微,然书法艺术卓尔超群。由于兵部尚书裴行俭这位“伯乐”的保荐,他才有机会被擢升入皇权核心机要重地“直凤阁”任职。《新唐书》载:“钟绍京,虔州赣人。初为司农录事,以善书法而入‘直凤阁’。此后时署诸宫殿、明堂及铭九鼎,皆其笔也。”足见他当时成了皇宫中的大笔师,宫殿中的门榜、牌匾、楹联等,尽是他的墨宝手迹。 唐中宗景龙年间,他被擢升为“宫苑总监”,“庶理宫廷事务”,成了大管家。由一个无名小辈一跃龙门成为“从三品”的达官显贵,不能不使人刮目相看。当武则天的武周政权被颠覆后,韦皇后与武后侄儿武三思勾搭成奸,沆瀣一气,发起了“韦氏之乱”,一举篡夺了朝政。皇太子李重俊对韦氏的胡作非为看不惯,心怀不满,遂与左羽林军李多祚密商要诛杀武三思。不料,韦氏诡谲狡诈,先下毒后,不仅杀了李重俊,还将唐中宗用药毒死。尔后,韦氏扶持傀儡少帝登基,抢班夺权,一举得逞,从中央到地方政权排除异已,安插亲信,闹得满朝文武百官人人自危,惶惶不安。幸睿宗李旦之三子李隆基察觉,早有戒备而免遭不测。
书法艺术
概况
钟繇是楷书体的创立者,钟绍京继承了家学渊源,有著名的《灵飞经小楷字帖》、《唐人小楷字帖》,虽然真迹极少,但董其昌认为赵孟兆的楷书就是学习钟绍京小楷的,因此可以从赵孟頫的楷书看到钟绍京的楷书风范。史称其真书字画妍媚,遒劲有法。书法家苏东坡认为,榜书需要结密无间,以笔墨雍容、安静简穆为上。书法界认为榜书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豪难精。而钟绍京能在武则天朝,明堂九鼎和诸官门榜,均他所题,实在 钟绍京的著作难得。当时朝堂之上,钟绍京是一员小官,许多大臣擅书法者不少,可见钟绍京榜书要站得住,必有长处。历史记载,钟绍京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百卷。 传世书迹有《转轮王经》、《灵飞经》、《升仙太子碑阴》等。
灵飞经
《灵飞经》是著名的小楷法帖之一,其字结体秀美,笔意潇洒;书写纸张为麻纤维、草、破布成分的唐薄麻纸(唐时还用于碑帖衬纸)董其昌曰:真古纸,其表故色,其里必新。观此纸破处,露出很新的白色,古麻纸无疑。唐代书法,其墨处在古代制墨最发达时期;“一点如漆,泽而有光”,即色墨经久不变。确为唐代钟绍京真迹。 《灵飞经》传世刻本不少,其中以《渤海藏真本》、《滋蕙堂本》为最精。此卷为鉴华先生所藏《滋蕙堂本》,全篇一笔不苟,风姿俊逸,神采飞扬。其字,在用笔上,露锋顺入居多,流畅中求稳健,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在结体上,造型优美,结构精巧,于飘逸中见稳妥,于典雅中见遒劲,的确是优秀的小楷范本。
后人评价
宋曾巩《元丰类稿》云:“绍京字画妍媚,遒劲有法,诚少与为比。”
宋米芾《书史》称钟绍京书“笔势圆劲”。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绍京书遁甲神经,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
包世臣《艺舟双楫》云:“钟绍京如新莺矜百啭之声”。
朱长文《续书断》以为:“绍京藏书迹虽多,然自书微怯,不足逮前辈。”
陶宗仪《书史会要》评:“工正书,行、草,峻利丰秀。”
唐代诗人皇甫澈,作《赋四相诗并序》载于《全唐诗》: 赋四相诗并序:蜀州刺史厅壁记:居相位者,前后四公,谟明弼谐,迁转历此,顾已无取,忝迹于斯,景行遗烈,嗟叹不足也。谨述其行事,咏其休美,庶将来君子,知圣朝之德云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