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很多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乱世里 ,他的行为法则确实当时通用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讲基本的信义,使他丧失了人心。可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做尽却又敢作敢当,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的统治,能够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向元朝妥协,坚持到了最后。另外,其造船本领极高,但后来他输给朱元璋的一个原因,就是输在了自己制造的巨大舰船上。
陈友谅墓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汉城内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引桥南坡下。墓高2.2米,墓基周长12米。墓冢依山构筑,墓碑上刻"大汉陈友谅墓"。1913年湖北省内务司对墓园进行整修时,在墓前修筑了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墓两侧还各建有碑亭一座。
玄妙观 折叠
陈友谅故居位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原名元庙观,后改名玄妙观。1941年,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纵火烧城,玄妙观化为一片废墟。
1984年,沔城人民为纪念他,在玄妙观重修陈友谅故居。
玄妙观是江汉平原方圆百里的道教中心,也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此观位于沔城南门,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明、清两朝的道正司一直设在这里。观内现有玉皇殿、灵官殿、三师殿、三清殿、雷祖殿、吕祖殿、斗姥殿、救苦殿、观音殿、真人殿,俗有"一观十殿"之称。
武汉大学教授李国平为"陈友谅故居"题字,嵌于玄妙观门前正方。进入观内,一座金戈铁马陈友谅塑像,气宇轩昂,威武雄壮。塑像高八米,底座以优质砍石为基,上刻"大汉陈友谅"五个遒劲大字,由《陈友谅》一书作者--湖北文联主席程远斌题写。
观内松柏苍天,草坪绿地,假山亭阁、蓬莱仙居,相映成辉。此外还陈列众多的古迹,有陈友谅石刻像、刑锅、青云接武石牌、拴马石、喂马槽、玉泉古井等。陈友谅故居
陈友谅故居
此外还有两口锅,据传陈友谅效仿诸葛亮所造:一口是军饷锅,有三个眼,上眼出气,中眼进水,下眼出水。用它做饭"漏沙漏谷不漏米、半边下米半边熟,架起三根万年柴,一年上头火不熄",可以"一边下米,一边盛饭",能供"千军万马吃不完"。这口神锅一直随陈友谅军行,转战南北,后下落不明。另一口是刑锅,沔城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意思是说陈友谅义军把当时那些酒荒色淫、欺压百姓的官吏,下到这口锅里处死,以解民愤。这口刑锅直径128厘米,深80厘米。
观内的玉泉古井水被称为"神水",传说饮此井水能消灾得福,医治各种疾病。当年陈友谅就是因为居住于此常饮"玉泉"井水,使之在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中精力充沛,不生一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