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名镇陡岗埠

家乡区县: 孝感市孝南区

   在孝感城西十五公里处,座落着一座有六百年历史的文明古镇,这便是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政府所在地-----陡岗埠。
   陡岗埠东近澴水,与肖港隔河相望,西与吴铺镇为邻,相距云梦城区十公里,北为孝昌县白沙镇。它既是陡岗镇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云孝边陲三县六镇的重要集散地。古令堪称澴西重镇。
陡岗埠形成于明代前期,前身为西陵门埠、曾家集。集镇西高东低、山水相映、河水环抱,环境优美,山集商埠特征明显。追溯历史,它是一个九派相通的河码头,也是一个两府相接的古驿站,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旧时,集镇四门外均建有特色各异的教堂、寺庙。北门外有座岗观湖、居高临下的八神庙;东门外有临近小河,曲径通幽的三教堂,南六外有横立街道口,远跳梦湖垸的南头庙,西门外有莲花清香,南海显灵的宝莲寺。集镇上更是古迹棋布。具有民族特色的两个古戏楼南北对峙,文雅别致,风韵宜人,它与镇火宝刹火焰堂(即北头庙)、镇邪宝塔白骨塔(即白鹤塔)、招财进宝的财神庙以及钟氏祠、徐氏祠等众多祠堂、庙宇组成古雅奇特的建筑群,是贤人云集,饱尝楚风汉调、风土人情和上香祭祀的圣地。古老的楚文化孕育出众多的文化人,优秀的文化人又发展了灿烂的楚文化,自古至今,在这块沃土上除建有南北戏楼外,又相继建成戏园子、书场、电影院、文化宫等文化场六处之多,吸引来省内外京汉楚等众多剧种剧团和民间艺术团,同时滋生出静施庵戏班子、柏树塆大把戏、陡岗剧团、幺塆剧团等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团体十余个。这些民间文艺团体从古装戏到现代戏,从地方楚剧到国粹京剧,从传统剧目到自创剧目,唱遍了城乡农村,唱响了荆楚大地,还一真唱到了北京怀仁堂,受到了中央首长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广为流传的“东乡的锣鼓龙灯,西乡的戏”,既是对孝感文化繁的概括,也是对陡岗文化的褒奖。
   灿烂的陡岗文化,孕育出一批批出色的艺术人才。诸如与李雅桥齐名的武汉楚剧团艺术家高月桥、《水乡盛开大寨花》的演奏者,关嘨彬乐队的瑟琶师程如桥、省群艺巡回辅导团舞蹈演员方巧云、孝感市京剧团名旦汪运珍、孝感楚剧团团长李金芳、肖三学、著名武旦罗秀萍、配器乐师程斌、云梦楚剧团团长钟俊英以及大悟楚剧团的舒楚珍、肖运英等名师名家,成为各专业剧团的骨干,均是从家乡陡岗启蒙,之后脱颖而出的艺术天才。
   穿镇而过的陡岗小河,更是陡岗集镇一绝。清清流水,岸柳掩映,鸟语花香。南北石桥婷婷玉立。沿河而建的河街,前面是街,后面是水,水上建有吊楼,颇具水乡风格的沿河吊楼独具匠心。这种海市蜃楼般的景点,别说文人墨客吟诗答对,就边那戎马倥偬的革命前辈也偷闲留下墨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曾率部转战陡岗时,在地下联络站钟作容家登楼抒情,留下了珍贵的革命对联:“同心同德共同抗日,福天福地收复山河。”
   陡岗埠是一个文明古镇,街道依岗就势纵横交错,街巷起伏蜿蜒,商号林立,房屋错落有致极富韵味,街道布局讲窟风水魅力无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给人以“奇特、热闹”之感。旧时陡岗埠,夜半钟声响,炸锅十里香,七条街道红红火火。每到五更,赶集人群挤满了大街小巷,呈现出古镇文化发达,生意兴隆的繁荣景象。

chengyizi(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