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旁文峰寺内。建于明朝万历10年,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
文峰寺位於扬州南郊古运河畔,始建於明朝万历十年(1582),由僧人镇存募化,知府虞德晔建浮屠,邵御史题名“文峰塔”,寺亦名“文峰寺”。兵部尚书王世贞作记。清康熙七年(1668)夏六月地震,塔尖坠地,第二年天都闵象南捐资修葺。咸丰三年寺毁于兵火,由万寿寺住持寂山等募资复建。文峰塔七层八面,砖木结构,如孤峰耸诱,矗入云宵,足可镇江淮之水,收吴楚之胜。唐鉴真大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均由次入长江。清康熙、乾隆几次南巡,都曾由此经过。历史渊源,虽动难不断,然古塔尚存。弯弯河运流水,悠悠行舟竞发,巍巍宝塔倒影,幽幽静谧寺宇。古往今来,文峰寺成为扬州塔、寺、园合一的特色景点。
时值开辟古运河游览线之际,市政府高明之策,将文峰寺归还佛教并开始修缮,使沉睡多年的古寺重辉,再现运河胜景,占地40多亩。然而,整个寺院修建工程浩大,除将修葺文峰塔外,还将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寮房等,耗资之巨大,需几度春秋,乃吾等僧人深感任重道远,力薄难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