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那里有神秘的高山湖泊;远方,那里有幽静的古城小镇;远方,那里有亘古的旷野冰川。我以梦为马,踏过万水千山,穿越时光的隧道,只为撷取你那眉间的一滴醴露,触摸你那指间的一抹温暖,到达心灵所指的地方!
经久以来,远方是人类向往的天堂,多少人梦想着有一天能放下所有,踏上远方的路,看那远方的白昼黑夜;听那远方的灵静梵音,轻轻地在远方留下心愿和祝福。或许你不明白的事情在远方会迎刃而解,或许你无法得到的东西在远方便唾手可得。
岁月无痕,沧桑有迹,古城或许是寻找历史的最佳地点。古城,责任太重,承载着一段段辉煌抑或黯淡历史过往的些许复杂情愫,演绎着一篇篇短暂抑或漫长历史流年的一些呃挽的篇章,残留着一些些令人刺眼抑或醒目标致性建筑的些许震撼的缩影。悲伤,却也欣喜着,至少还有残存的历史遗迹可寻。
“有海朗没阳江,有阳江没海朗。”这是阳江广为流传的一句古话。海朗城,这座位于阳东县大沟镇海头村的古城,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虽已是残垣断壁,但古城墙遗址、“镇海山”巨石、第一山古寺以及“十万八千四”藏宝传说,至今依然像谜一样,吸引着无数人前去访古探秘。
红衣落尽草平湖,楚客离忧日未晡。望里石头城下水,秋来依旧长蒲芦。城市古墙,斑驳环痕,凝聚多少血和泪,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国破家亡,多少离情别爱,多少壮志未酬,只有风和雨知晓,只有岁月明了。
该座防御性古代所城,是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防御所指挥花茂寿辰请建立。城周长2200米,东南直径700米,西北长540米有四个门楼,高4.66米。万历三十年(1602年)海防同知徐麟建望敌楼一座。崇祯二年(1629年)设海朗炮台其上。海朗城废于清乾隆初年。
海朗城遗址状况,因历史文献资料没有翔实记载,城内布局不甚清楚。但从荒废的遗址中依稀可见城廓遗迹。现存部分城墙较为完整,偏西地面趋高,东面仍有三米高的外墙,城外护城河遗存痕迹可见。在荒废的城内,部分已为后人垦荒种植。露在地面的是带红青色的砖瓦碎片,应是当时建筑城址的原料,还有黄釉、青花陶瓷碗碟碎片,山顶上还存竖着三块大石,每石距离相等排开,"镇海山"三个大字,分别刻于其上,至今远眺清晰可见,这座地处沿海的防御所城,确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窗纱薄。日穿红慢催梳掠。催梳掠。新晴天气,画檐闻鹊。唐诗宋词,绝代风华,春夏秋冬,尘世人情,尽在其中。城市繁华与落幕,华章丽句,简述描摹。无数绝代诗词人曾在宦海沉浮,在古城的晨钟里叹息,明月了然,落花陪葬。
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绝代名曲,余音不离。十大名曲,见证历史沧桑,道尽城市冷暖。古曲清音,婉转动听,高山流水,古城不凉不悲伤。
“镇海山”巨石
海朗古城的镇海山上,到处是巨石林立,其中有三块大小相当的巨石非常特别,长宽高都近三米,都有一面被削平,分别刻有“镇”、“海”、“山”几个大字,楷书阴刻,苍劲有力,镇海山因此得名。通往镇海山的山坡上,杂草灌木丛生,无路可循。在赵松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扒开草丛,抓住灌木树枝,一点点往山上爬。
到达山顶,已近中午。只见面向大海的坡面,写有“镇”、“海”、“山”大字的巨石约呈等边三角形排开,每字相距30米左右,“镇”字位于最高处,“海”、“山”两字分别位于东西两侧,按照古汉字读序,正是“镇海山”。赵松说,每块石头重达上百吨,靠人力几乎不可能完成,至于“镇海山”这几个字是什么时候刻的、是何人所刻,目前也无从考证。
除镇海山巨石外,山上还有“关刀石”、“连环刀石”和“人头石”。“关刀石”位于古城北门之西山上,其形状极像关羽那把战刀而得名。赵松说,他小时候到山上都看到过“关刀石”,该石与“连环刀石”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但“人头石”完好无损保存了下来,至今站在古城外远眺,都能清晰看到矗立山上酷似人形的巨石,尤其是顶部的“人头”更是惟妙惟肖。
古寺佛音远扬
在海朗城遗址南门约200米处,有一座占地约六亩的石山,名为“第一山”,整个山就像是一只大海龟,山顶有座庙,坐北向南,这就是数百年来,远近闻名的阳江“第一景”、“第一山寺”。相传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当时南华寺有道高僧慧衡云游至此,认为此地风水极佳,即结缘于当地,建“镇海寺”。
永乐十年(1412年),国师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原籍苏州人)检查沿海城防游名山古刹。到海朗城驻赐“镇海寺”,当时寺主持云中和尚陪国师至阳春崆峒岩、阳西大洞山等地再返回“镇海寺”。国师道衍和尚称“镇海寺”为“第一山寺”,并写下楹联“遥临碧海三千界,高踞红尘第一山”之名句,从此寺名为“第一山寺”。
第一山寺背山面海,寺分前殿、后殿,两边有回廊。殿堂砖瓦木石结构,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前、后殿按地势走向前低后高,顺阶梯依次有拜台三级。前大殿屋顶横脊筑有对称两鳌鱼,后殿横脊筑有双龙戏珠,皆为搪瓷彩釉,有气势而逼真。寺庙与周围环境绝妙互衬,集佛教文化与艺术之大成,可谓世间罕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