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之凌河大鼓

家乡区县: 承德市平泉县

平泉县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凌河大鼓

      凌河大鼓是平泉境内较为典范的满族文化之一,是平泉县曲艺工作者在尚存平泉县东北部宋营子一带“地方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曲种。地方大鼓在平泉境内流行,它系在流传于本县各种曲种声腔的基础上,经近百年的艺术实践与吸收融合发展起来的本地曲种。20世纪60年代被命名为“凌河大鼓”,并作为一个地方曲种列入198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曲艺概论》一书中。  

      凌河大鼓是原老文化干部王道一老先生于1984年进行整理研究改编而成,在发展中不断丰富,日臻完善,它旋律优美,曲调丰富,表现力强,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深受群众喜爱。

  凌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二人对唱,演员自击鼓板,说唱并重,另有三弦、扬琴、二胡、笙等乐器伴奏。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结合句,基本板式有慢板(四大口)、二六板、流水板、二重唱抒情乐句等,唱腔优美,凌河大鼓的传统节目非常丰富,有《山沟里飞出金凤凰》、《丹心似火》、《英雄赞》、《跑新娘》、《民兵赞》、《智取长生口》、《攀亲家》等作品。在1964年至1985年短短的二十年发展中,曾多次在省、市获奖。经王道一多年的努力,反复实践,不断改进,这个曲种深受人们的喜爱。

  20世纪后期以来,凌河大鼓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创作演出凋零,传人断档,大有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梧桐子看家乡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pingquan.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我的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227103432

大阔(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