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狭义的江南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濒临长江沿线组成的江南地区。江浙为中心的小江南经济更为发达,其中包括江苏省的南京、苏州、镇江、常州、无锡等南部地区,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等北部地区和上海,皖鄂南部的池州、宣城、芜湖、黄山、荆州、鄂州、武汉和湘赣的南昌、长沙、岳阳、常德、九江、上饶、景德镇、益阳等北部地区,大至以环太湖、环洞庭湖、环鄱阳湖区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
广义江南涵盖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岭、武夷山脉以北,即今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包括了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长江以南地区。广义的江南面积博大,地貌多样,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这与气象学中的江南范围大致相符。江南三大名楼都处在大江南的范围。该区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 三江 三湖——黄山钱塘江与太湖、庐山 赣江与鄱阳湖、衡山 湘江与洞庭湖,这三处山江湖流域分别是吴文化、赣鄱文化、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大江南的定义始于古代的区划(江南道),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江南三大名楼(武汉市的黄鹤楼,岳阳市的岳阳楼和南昌市的滕王阁)均位于小江南以外的大江南地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