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阳明洞学说发展

家乡区县: 贵州省修文县

诞生地

修文县城,是明代奢香夫人所开“龙场九驿”的第一站,也就是今日的龙场镇。因为王阳明在这里传播文化,文教日渐兴起,所以后来便改为“修文县”。它的邻县叫息烽,就是平息烽火的意思。“修文”与“息烽”寄托了贵州人民的良好愿望,要平息战争,发展文化教育。修文是王阳明学说的诞生地,同时又是王阳明学说传播的始发地,所以,推崇王阳明学说的入,都把修文誉为“王学圣地”。
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巨人,1998年,贵阳市政府拨款400万元,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阳明园”。主体建筑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阳明广场,另一部分是王阳明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的是王阳明先生给学生讲学的大型铜像。他气宇轩昂,眼界宽阔,循循善诱,弟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他的教导。纪念馆庄严、古朴,典雅而又显得生机勃勃,把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馆内有王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着重介绍他在贵州的活动。
创作背景

王阳明是浙江人。原本是兵部的主事,因为替别人打抱不平,反对专横跋扈的大宦官刘瑾,顶撞了明朝的武宗皇帝,被打了四十大板,发配到了贵州。当时驿站属兵部所管,于是被下放到最基层,做了龙场驿丞,相当于招待所长。“士可杀而不可辱”,他在朝廷上当众被责打了四十大板已是莫大耻辱,又被贬为侍候别人的小官小吏,更是满腔悲愤。离开了繁华的京城,来到这穷乡僻壤,举目无亲,与当地人又不通言语,心里自是彷徨、苦闷、悲哀。“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悲愤忧思无法排解,终夜不能入睡,起来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唱起了家乡的“越曲”。曲又不能解闷,于是发出了无可奈何的苦笑。
王阳明是正德二年(1507)夏天从北京出发的,第二年春天才到达龙场,在这里一住就是三个年头。为什么在路上走了半年多呢?路途遥远、行旅艰难固然是一个原因,不愿来又不得不来,故意拖延也是一个原因。这里有一个传奇故事:他先从北京回到家乡,刚到钱塘江,刘谨派人前来追杀。他见
修文阳明园
修文阳明园
势不好,装作投水自尽,乘机登上了一艘商船。不料,这条船在海上又遭到台风袭击,随风飘到了福建海岸。上岸以后,他再次返回故乡,与亲人告别之后,才经过江西、湖南,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贵州。一路上心神不亍,见了一个被遗弃的妇女,触景生情,自叹“妾命如草芥”,“命薄良自喟”。来到湖南芷江,发出了“身在夜郎家万里”的哀叹。进入贵州的第一站是平溪(今玉屏),他感到“山城寥落闭黄昏”。到了平越(今福泉)的七盘山,他写道:“境多奇绝非吾土,时可淹留是谪官。” 初到龙场时,没有房子,胡乱搭起一间茅屋暂避风雨。他和仆人一起上山打柴,挑水做饭,采蕨菜佐食,生活十分艰苦。更令他气愤的是,有一个势利的知府,见他落难,便派人前来羞辱。他万万没想到,这些与他素不相识的“夷民”,见义勇为,拔刀相助,七手八脚地把派来的差人打跑。可是,他的同乡毛科当时在贵州做提学副使,不但不为他说话,还指责他对知府不恭,使他气愤极了。强烈的对比之下,他感到“良知”的可贵,官场的势利与险恶,开始重新思考人生。龙场是王阳明绝处逢生的地方,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也是他走向新生的起点。
创作启发

这个小小的山洞,就是哲人沉思的地方。在这里,一个新的思想在萌动,一个充满智慧的学说开始;中破思想的牢笼。历史上不是有 “文王演《周易》”的故事吗?据说,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的时候,他从《易经》中悟出了许多道理。王阳明受了这个启发,便找了个山洞,成天坐在里面研读《易经》,开始了人生的探索,因而把这个洞叫做“玩易窝”。后来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国亨(彝族),在岩壁上题刻了“阳明玩易窝”五字,还留下吟咏怀古的诗。
初到“玩易窝”,王阳明心神恍惚,觉得人生已走到尽头,对着石墩自言
阳明洞
阳明洞
自语地说:“一切希望都破灭了,我只好听天由命,苟延残喘地度过一生。”反复研读《易经》,心情渐渐开朗起来,感到天、地、人之间浑然一体,“天理”与“良心”相通,于是悟出了“心即理”的学说,奠定了王阳明学说的第一块基石。这一思想转变,在他所写的《玩易窝记》中说得很明白,原文刻在王文诚公祠中。
他获得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面对残酷的现实,与恶势力进行斗争。他来时匆匆,心乱如麻,没有带书,但凭自己的记忆不口理解,重新思考孔孟之道,省度朱熹的理学。他这一改变,跳出了“以经解经”、“以经注经”的巢臼,走上了独立思考的道路。他写成了《五经臆说》,标新立异,创立新说。《五经臆说》是“龙场悟道”的结晶,是王阳明心学的开山之作,从而成为王阳明学说的新起点。
成就

长期影响中国文化的是儒家思想,尊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儒家学说发展到宋、明时期,出现了一个高峰,比之前代在理论思辨上有了很大提高,更富于哲理思索,而王阳明的学说就是儒家的最后一个高峰。他生活的时代,整个思想界被朱熹的理学所统治,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追逐功名利禄,坐而论道,不务实际,还宣扬“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死气沉沉。
王阳明学说打破了这种沉寂,他提倡独立思考,张扬人的个性,强调言行一致,主张净化人的心灵,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开启了一代新风。对此,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他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所无法比拟的。

sunshine52(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