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鱼面主产于古泽云梦,始产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云梦鱼面选用“白鹤分流”之鱼,桂花潭中之水,新麦上等的粉及芝麻香油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银,细如丝,故又称“银丝鱼面”。该产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鲜美可口,诚为食用之佳肴,馈赠之佳品。
鱼面,是湖北江汉平原鱼米之乡古泽云梦的特产,迄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云梦鱼面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隔蒲潭镇、义堂镇、清明河乡等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鱼面制作很有讲究。首先要选用青、草、鲢、鲤等鱼肉和上等白面、玉米粉,再拌上麻油、细盐,经过揉、擀、蒸、切、晒等工序精制而成。鱼面形状似普通面条,但更精细,以“色香味形”著称,为湖北特产中的精品。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云梦城北的云台山下住着一位王幺姑。一天,幺姑在做面条时倒进了刚煮好的鲜鱼汤,家人吃面条时都说味道鲜。聪明的幺姑想,要是在面粉里加些鲜鱼肉做成面条,味道岂不更好?于是幺姑取来鲜鱼的净肉,剁成肉泥和进面粉中,做出了第一碗云梦鱼面。王家幺姑会做鱼面的消息很快在四乡传开,人们都来学艺,并编成歌谣:“擀的面像素纸,切的面像花线,下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像牡丹”。
据《云梦县志》记载,鱼面的创制时间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自许姓布行的一位姓黄的厨师之手。一日,黄厨师在厨案上准备合面时,不小心把准备做鱼丸子的鱼泥碰翻到面粉里去了。他便顺手合在面内,擀成面条。顾客们吃后纷纷赞不绝口,一致夸奖黄厨师的烹饪技艺高超。于是,黄厨师便开始研制鱼面了。经过几年实践,黄厨师决定采用白鹤口的编鱼、白鱼、等四种鱼,剁为茸末,配以桂花潭辰时之水,佐以新发面粉和纯净包谷粉,加入海盐,经过开鱼、渗合、擀面、蒸煮四道式序,摊晾后用刀切成鱼面,最后晒干,就这样鱼面问世了。
鱼面问世后,深受食客欢迎,由于市场上对鱼面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逐渐出现了专业化的鱼面生产作坊,作法也越来越精。1911年鱼面作为云梦名产参加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以“银丝鱼面”获银质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