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醋文化

家乡区县: 武威市凉州区

凉州熏醋”是西北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桌上调味品。武威益民食品厂生产的“云晓牌”凉州熏醋采用多种上乘原料、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精酿而成,各项指标超过国家一级食醋标准,且含有15氨基酸和还原糖。产品色泽棕红,酸味醇厚绵口,久贮不霉不白花,堪称调味之佳品。

武威生产的“云晓牌”熏醋采用优质玉米、麸皮、大麦、小麦、豌豆等上乘原料,用传统发酵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多种菌混合发酵、循环套淋、熏制、调香勾兑而成,各项指标超过国家一级食醋标准,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

走进凉州醋乡的大小餐馆内,或是拜访凉州各地的千家万户,多数凉州人不但爱吃醋而且精于吃醋,醋在凉州不单是调味料,很多人都以醋健身。凉州的酿醋人常说“饭是经常吃的药,药不是经常吃的饭;醋是经常吃的药,醋更是经常吃的饭”。在凉州人眼中,醋不但可以治百病,甚至成为可以经常吃的药了。凉州熏醋在酿造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和盐等,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起到食疗食补的作用;很多凉州人也都相信,医疗方面用醋入药,有生发、美容、降血压和血脂、减肥之功效。

在中华醋文化中,凉州酿醋、食醋的历史就与文字记载的历史一样久长。打开凉州的历史,仿佛就能闻到醋文化的芬芳和醇香。中国文人的治学富有通晓人文、社会、政治和历史知识的传统,对于科学技术却少有涉猎。不论是先秦儒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轻视工艺、技巧和货殖的倾向,但对于饮食却是一个例外。在这操作性很强的知识领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骚人墨客,都乐于精研此道,撰写笔记或食单,以美食著述传于后世。许多经典名著如《周礼》、《礼记》、《论语》、《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等都为饮食留下至为重要的篇章,所以中国不仅以烹饪技艺的精良扬名世界,更以悠久而丰富的饮食著述,为世人称道,形成中国本土风格的饮食学。本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是消费生活的物质基础,消费生活的主体不外乎衣食住行,在衣食住行的各种消费中又以饮食活动最能敏感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各阶层的生活态度和享受生活的欲望,在各类消费中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以浓郁的人文色彩表现出人生的情趣。我国早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就有"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酒茶”之说。当初称为“八件事”。至元代时略去“酒”,始成为“七件事”。在元代的杂剧《玉壶春》、《百茶亭》、《度柳翠》等唱词中,均可见“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句,历代流传至今,可见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饮食是生命存在的第一需要,被称为人的活命之本,但人类与动物不同的是,饮食不仅为填饱肚子,也是生活享受的基本内容。饮食活动不仅是简单的进食,进食的全过程都讲究闲情逸致。人们食醋更是为了追求美味,把追求快乐人生的情趣,融入饮食活动。《明宫史》记载宫廷内的螃蟹宴说:“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细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这是宫廷内的螃蟹宴中以醋佐酒,以酒助兴,以食联谊, 以餐会友,共享为乐的美食情景的跃然纸上。

欧尼哈哈(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