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好人风采

家乡区县: 甘肃省通渭县

                                              通渭好人风采  

陈新胜,男,现年55岁,榜罗镇红岘村红岘社人。十多年前,红岘村到达榜罗镇的是一条窄小的羊肠小道,交通十分不便。家境不好,家中仅有他和老父亲的陈新胜便义务担当起了修路的工作,这一干就是成十年。每当雨后雪后,许多人还在家中休息时,陈新胜就拿起起他的铁锹,来往几华里填补被水冲坏的道路。近10年来,他从来没有间断过,也从来没有向政府和村民要过一点报酬,默默守护着村间公路,成为当地的一名编外养路工,村民眼中的大好人、活雷锋。

苟兴华,男,现年64岁,新景乡料滩村退休教师。料滩村地处偏远,村中都是土路,遇到雨雪天气,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人们的出行成了大问题,群众为此叫苦不迭。看到群众的难题,苟兴华退休后自己掏钱购买铁锹、铁锤、镢头等工具,还从附近的施工工地找来一些石块、砖头等建筑材料,开始维修村路。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无论酷暑烈日还是刮风下雨,苟兴华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路面维修工作。后来,为了方便修路,他买了一辆三轮车,拉上捡来的砖头和废弃的炉渣向路上铺。由于他的义务劳动,全村的道路改善了不少,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王鹏斌,男,现年35岁,是义岗镇寨子村乡村医生,村支部副书记。作为一名乡村医生,行医17年来,他像一团火,在行医的义岗镇、北城乡、华岭乡,还有会宁县的候川、中川等乡镇,给父老乡亲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并不富裕的他先后向灾区及贫困户、贫困学生捐款100多次28000多元,累计向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达7万多元,而他自己却欠款3.8万元。他的事迹先后被《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农民报》、《定西日报》,甘肃卫视、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定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2010年被评为“甘肃省大慈善人物候选人”;2011年被评为定西市优秀党员;2011年被授予“感动定西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2年被评为我县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3年被评为9月份 “中国好人”候选人。

李宏义,男,现年60岁,甘肃宏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996年创办企业以来,艰苦奋斗,取得成功,现企业总产值达到18798万元,销售收入为16436万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成为我县工业龙头企业。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多年来在捐资助学、扶助困难人群、灾区捐款、文化事业、建桥修路等社会公益事业上捐款达360多万元,成为我县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代表。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捐资助学先进单位、2008年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9年评为全县先进党组织、2011年企业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杨炳文,现年62岁, 是通渭县襄南乡杨堡村的一名乡村医生。自1968年开始担任杨堡村乡村医生以来,在45年的行医生涯中,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精心钻研医术,以群众的健康为己任,每天起早贪黑,群众随叫随到,为杨堡村医疗卫生事业及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独特贡献。乡亲们有的经济困难,医药费一拖几年,他也照常为这些家庭出诊看病。2007年,他的妻子牛桂芳患一种罕见的骨质疏松症瘫痪在床,孩子们又远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就业,除为乡亲们行医看病外,照顾扶侍瘫痪妻子的重任又落到了他的肩上。每天除了为乡亲们行医看病外,还要准时回到家中,做饭洗衣、服侍侍候、喂养家畜,家中大大小小的活计全部落到了他的身上。杨炳文医术精湛,品德高尚,是乡亲们心中的好大夫,好丈夫。

王加祥,男,现年60岁,华岭乡大牛村大庄社村民。以前他在外打工时,右腿受伤落下残疾,就一直在家。他看到大牛村通向石勿的一条路是两村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通道,路面坑坑洼洼,群众通行不便。王家祥为了方便众人,就义务担当了修路员,为群众修桥补路。十多年来,他先后用坏了2把铁榔头,4把铁锹,个人出资数千元,义务投入1000多个工,为村中群众出行方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赵旺财,男,现年46岁,鸡川镇永和村中咀社人。他心底善良、为人忠厚,家庭并不富裕的他却时常为邻居老人送衣送物,帮助解决困难。邻居赵德禄女儿上高三时学习成绩很好,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准备辍学打工,赵旺财得知情况后,就主动借钱给邻居,让他供女儿上学。

周富强,男,现年25岁,兰州惠仁堂医药公司调剂员。2006年就读于定西卫校,2009年毕业后,在兰州惠仁堂就业。在学校期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1年5月,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无偿捐助造血干细胞,成为我省第14位,我市、我县第1 人。2011年荣获甘肃省红十字会博爱金奖。

鸭子(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