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来 碧血成仁 虽死犹生

家乡区县: 浙江省北仑区

     李长来(1911~1943),名民铗,字侠民,男,汉族,浙江镇海(今属宁波市北仓区)大碶横河小李家人,李琯卿之子。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宁波效实中学,后赴上海,毕业于光华大学附设高中。“九一八”事变后,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乡从事民众教育。抗日战争爆发,积极投入投日救亡活动,组织横河抗日救亡工作团,先后成立海燕歌咏团、海鹰剧团及读书会,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并在思想上逐步接受马列主义。

     1938年元旦,在其父李琯卿支持下和其弟李健民等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5月,被派回家乡从事革命工作,成立家庭支部——列宁小组。并以士绅身份加入国民党。先后担任镇海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委员、镇海县战时文化事业推进委员会委员兼《战时镇海》、《镇海儿童》编辑、县民众教育馆馆长等职。动员和团结各阶层民众,推进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4月镇海沦陷,在中共镇海县工委和宁属特委领导下,在镇海江南地区开展敌后抗日工作。翌年6月,奉命进入国民党镇海县政府江北办事处,被委任为副主任兼庄市区区长。在“北办”内建立中共支部,任书记。7月,中共慈镇县工委成立,任委员,分管统战、文教、农会和青年工作。他团结有爱国思想和正义感的“北办”主任张志飞,促其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主持“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培训抗日骨干,成立了农会工作队。秋后,建立了农会民兵自卫队。其间,曾参与创办凤湖中学。1943年2月18日,随“北办”的武装部队去镇海江南,开辟新区。20日,当部队进入柴桥镇时,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伏击,因兵力悬殊,在突围中不幸牺牲。

Triangel(2015-04-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